26岁还在打夏联的球员最怕什么?
机会来了却手抖。
内特·辛顿这四场球彻底演砸了。
顶着"火箭二队铁闸"名号,在灰熊的夏季联赛里交出4战20%命中率、场均2.5分的数据单。最扎心的是正负值,两场垫底。这表现别说双向合同,连训练营邀请都悬了。
查了下背景更唏嘘。这哥们儿在NBA发展联盟明明能打出场均11+7的数据,防守效率还排前20%。怎么到了夏联直接数据腰斩?关键还是定位崩溃。所谓的3D球员,三分球11中2的命中率摆那儿,对手直接放空三米远。防守端横移慢得像卡帧,补防永远慢半拍。灰熊现在重建要的是年轻血液,25岁半的辛顿连夏联菜鸟都罩不住。
灰熊阵容名单也够残酷。常规阵容13个保障合同塞得满满当当,双向合同名额就剩一个。竞争对手是23岁的基扬特·乔治,人家夏联场均8分好歹有35%命中率。更别说队里还有康查尔、拉拉维亚这些能打多个位置的拼图。管理层脑子进水才会选个攻防都在拖后腿的老将。
最致命的是时间线崩了。NBA重建队要双向合同球员就图两件事:要么即插即用的防守工兵,要么有开发潜力的毛坯。辛顿在夏联证明自己两头不沾。防守招牌砸了,进攻开发度基本为零。这种大龄即战力球员,一旦失去防守基本盘,价值直接清零。海外联赛报价都得打对折。
夏联就是个照妖镜。打得好直升NBA,打不好就地失业。辛顿四场比赛把自己从发展联盟主力打成海外联赛候选人。灰熊板凳席上那些年轻面孔都在拼命,他倒好,18分钟出场时间能刷出-17正负值。双向合同?留给需要练级的年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