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的飙升,从横盘十年的“沉睡美人”到最近三年“咸鱼翻身”,简直像个励志故事。更有意思的是,全球央行最近对黄金的热情,比对美国国债大概还多了几分真爱。一看这个节奏,就知道背后肯定有点大事发生。果不其然,这一切的导火索,竟然是美元信用的又一轮“地震”。
今年9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终于首次超越美债,这就好比股市里的顶流突然失宠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央行连续十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稳稳冲到了7402万盎司,甚至在外汇储备还同时增加了299亿美元的情况下,这波操作更显游刃有余。而美国这边却像看着自己旗下的“粉丝团”一分一秒流失,想要翻盘却抓不住关键牌。
如果再把镜头拉远一点,从2022年下半年,黄金就进入了“台阶式攀升”的状态。有意思的是,这期间正是美元加息的鼎盛阶段。理论上,美元加息是会压制黄金的价格,但黄金居然不走寻常路,一路猛涨。这背后的逻辑,说简单点,就是美元信用不如从前。就像一个明星,刷再多的流量,也掩盖不了人气下降的事实。
问题的根源还得回到美国自己“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上。8月,美债规模突破了37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就像一台开着高速档的打印机,咔咔咔往外吐纸。但等到盖上财政章的时候,美国政府却迟迟拿不出靠谱的减债方案。特朗普政府整天嚷嚷要节约开支,但又一口气通过了“大而美法案”,结果开销越花越多。说是想控赤字吧,其实早就摆烂了。这时候的美元,再想做“全球老大”,没了扎实的信用基础,直接变成了一个空壳。
除了债务问题,美国经济还遭遇了堪称“双杀”的难题:劳动力市场发出明显的降温信号,失业率直线上升;而通胀却迟迟不肯往下调,尤其是服务行业价格,让人看了满脑袋问号。经济滞胀的状态,让美国不管怎么选择——降息也好,不降息也罢——都像在走钢丝。特朗普政府和美联储之间的矛盾也随之逐步升级,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美国的经济困境,让投资者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转向黄金,黄金俨然成了“避险资产中的王者”。
这种动荡局势下,中国的举动无疑更显得稳健。增持黄金的同时,也一边对外释放着开放的态度,不断夯实经济底盘。特朗普显然嗅到了一丝不妙,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避免局面彻底坍塌,美媒还爆出消息,他准备去韩国参加APEC会议,想趁此机会安排与中方会面。可问题是,想要谈成事儿,拿出相互尊重的态度才是必备条件。然而,回顾美国几次所谓的“对话提议”,多半都沾着冷战式的威胁意味。这种态度,要中国买账,怕是白费心机。
这场中美之间的博弈,表面上是黄金储备引发的“金融地震”,但其实体现的是美元信用的“慢性病”。中国早就看出了问题,对美国的一系列施压虽然笑笑应对,但底牌却牢牢攥在手里。增持黄金只是对策之一,更深层次的是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战略布局。特朗普政府现在想挽回局面,那得看看自己还有没有一张“诚意牌”能打。
可能你会怀疑,被美元信用压制了多年的黄金,为啥能一夜之间上位?但换个角度问,信用一旦失守,谁又能在这场博弈中真正笑到最后?这应该是未来投资者和各国经济政策的致命思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