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惹事背后,底气何来,为何不惧风波

海辰储能最近摊上事了。

前高管冯登科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批捕,公司董事长吴祖钰又因违反竞业协议向宁德时代支付了100万元违约金。

这家成立才五年的储能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惹上了不少麻烦。

事情要从24小时内海辰储能连发两份声明说起。

先是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接着董事长吴祖钰又给全体员工写了公开信。

两份文件看似回应了五大争议,但细看之下,很多关键问题都没说清楚。

比如冯登科现在到底还是不是公司员工?

复合集流体技术是怎么来的?

董事长夫人和公司其他高管是否存在亲属关系?

这些关键信息统统没有交代。

更让人起疑的是,海辰储能的说法前后矛盾。

之前说冯登科去年就不在总部任职了,现在又说是"同事"。声称深圳海鸿公司没注册集流体技术专利,可公开信息显示人家2022年就注册了。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很难不让人多想。

翻看海辰储能的发家史,争议确实不少。2023年9月,吴祖钰因为违反竞业协议,让妻子给宁德时代打了100万违约金。今年6月,宁德时代又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把海辰储能告上法庭,案子8月就要开庭。更蹊跷的是,海辰的产品总是紧跟着行业龙头推出,从280Ah电芯到314Ah电芯,再到587Ah电芯,时间点都卡得很准,参数也出奇地相似。

海辰储能为什么这么硬气?吴祖钰在公开信里把自己包装成"技术逆袭者",控诉行业霸凌。但看看公司的发展轨迹,从挖角竞争对手核心人才,到产品参数高度相似,再到专利数量暴涨,这些操作很难用简单的"逆袭"来解释。

去年公司闹过电芯质量风波,当时有员工集体离职。虽然海辰解释是"组织优化",但天眼查数据显示,公司员工数从6237人降到4829人,裁员幅度超过两成。这种规模的裁员,用"优化"来解释实在牵强。

现在最让人好奇的是,海辰储能惹了这么多事,为什么总能把事情"摆平"?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背景,还是真有什么过人之处?随着冯登科案和宁德时代诉讼的推进,这些疑问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储能行业竞争激烈,但竞争要有底线。海辰储能能不能过了这一关,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