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同学大学生会客厅, 日常分享和机遇😀加 VX:AWTX550W20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娃哈哈,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饮品帝国,在创始人宗庆后老爷子离世后,迎来了权力交接的巨大风暴。
这场遗产争夺战,本以为会把这位被誉为“长公主”的宗馥莉推入舆论的漩涡,让她焦头烂额。
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宗馥莉以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果断行动。
迅速将潜在的危机一一化解,展现出她的魄力和手段。(咱们的宗姐也是非常权威的哈)
她简直就是从爽文中走出来的女主角,用几招棋,把宗庆后老爷子为三个子女精心设计的遗产布局,玩转于股掌之间。
这究竟是怎样的六件事,让宗馥莉如此从容地掌控了整个娃哈哈帝国?
让我们先梳理一下老爷子留下的遗产棋局。
主要分为两块:海外的18亿美元信托基金,以及国内广源金信旗下的18家工厂和杜建英控制的三捷投资。
这两部分资产的价值,都与娃哈哈的运营紧密相连。
第一招:精准打击,动摇海外信托根基
首先,宗馥莉将目光投向了那笔海外的18亿美元信托基金。
这笔信托的麻烦在于,它缺少书面遗嘱,仅有口头约定,且见证人与此事存在利益关联。
理论上,宗馥莉完全可以不承认这笔信托。
但万一其他子女拿出录音作为证据,法院也可能承认。
宗馥莉的高明之处在于,她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从信托账户中转走了110万美元。
这一操作,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但信托的核心在于独立性,委托人随意动用信托资金,往往会动摇信托的合法性。
就像之前张兰的案例,因为她自己随意取钱,信托被判失效,财产全部被收回。
宗馥莉的这一步棋,很可能就是为了“击穿”这笔信托,为后续她拿出老爷子遗嘱,声明所有财产归己奠定基础。
一旦信托无效,其他子女想要分得一杯羹,就难上加难了。
第二招:重塑国内工厂
接着,宗馥莉处理了国内的18家工厂。
这些工厂由广源金信掌控,之前老爷子持有60%股份,杜建英占40%。
甚至连另外两个孩子都被安排成了工厂董事,可见老爷子对这部分资产的安排十分周全。
然而,在宗馥莉接手后,画风突变。
她不仅关闭了这18家原有的工厂,转头就新建了18条生产线。
产能丝毫不减,但这些新的生产线,却归属到了宗馥莉控制的宏盛公司旗下。
这意味着,她巧妙地将核心生产能力转移,直接堵死了母亲和弟弟妹妹在原有工厂中的话语权和利益。
第三招:剥离三捷资本的利益链条
第三件事,是切割与母亲杜建英控制的三杰资本的联系。
虽然三杰资本归杜建英管理,但其大量业务,如广告、文化等,都深度绑定娃哈哈。
宗馥莉上位后,迅速将三杰资本的角色限定为财务投资者,只能分红,不得参与管理和决策。
简单的一招,就让三杰资本与娃哈哈的运营彻底脱钩,削弱了其对集团的影响力。
至此,老爷子为其他子女留下的资产,在宗馥莉手中,几乎可以说是“烟消云散”了。
但这还没完,她对集团内部的老股东和员工,也展现了“不手软”的风格。
第四招:雷霆手段,直接整顿老股东与家族势力
宗馥莉刚上任时,一些老股东和家族成员对她表现出质疑和“阴阳怪气”。
宗馥莉的态度是:不惯着。
她直接选择辞职,逼迫对方就范。
结果,仅仅一个月后,反对的声音就软化了,连叔叔都出来打圆场,劝她稳住局面。
然而,宗馥莉置若罔闻,该调整的调整,该换血的换血。
这一波操作下来,家族里的老人和老股东们彻底不敢再发声,权力真空迅速被填补。
第五招:改革员工激励机制
在员工层面,宗馥莉也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过去娃哈哈允许员工拿干股分红,这本是好事,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员工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宗馥莉要求员工将劳动合同转到宏盛公司,对于不配合的员工,年终奖和干股分红大幅削减,有的甚至只剩下两三成。
对于那些指望干股“养老”的员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虽然很多人有意见,但在强大的权力面前,也只能默默接受。
第六招:收回商标控制权
而最关键的一招,是在今年2月份,宗馥莉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从集团手中转移到了自己控股的公司。
这些商标,可以说是一个品牌的命脉,其价值据估计高达900亿。
一旦商标被收回,娃哈哈的品牌所有权和主动权,就牢牢地掌握在了宗馥莉手中。
短短一年时间,宗馥莉用六步棋,招招精准,步步凌厉,将曾经可能动摇她掌门地位的遗产纷争,化解于无形。
她没有被家族的牵绊所束缚,也没有被传统的观念所限制,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完成了权力的集中和资产的重塑。
宗馥莉,这位曾经的“长公主”,用事实证明了她并非只是一个继承者。
更是一位具备强大执行力和战略眼光的“女掌门”。
她的手段或许有人不认同,但其魄力与能力,无疑令人刮目相看。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权力、关于继承、关于个人能力的极致展现。
她,确实做到了,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爽文大女主”是如何炼成的。
与其说她是继承娃哈哈,不如说她是要收购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