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这一年到底怎么了?政府垮掉、社会群体冲突不断蔓延、财政体系岌岌可危——每一条新闻仿佛都在提醒我们,这个曾经自信满满的西欧老牌大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撕裂。路上抗议队伍越来越常见,议会议员的争吵变成日常,媒体热搜上永远有关于法国财政赤字和社会分裂的话题。许多普通法国人都在质问自己,马克龙提出的“大国幻梦”,是不是早该醒一醒?
如果你稍微了解点欧洲时事,就能感受到法国社会到底有多矛盾。法国几十年来都以高福利体系著称,在大家的印象里法国人享受着世界上最好医疗、失业保障和养老待遇,哪怕你没工作也能过上体面日子。有数据显示,法国目前的公共支出占到GDP的近六成,这种福利水平就算在欧洲也极为罕见。但看上去美好的福利却成了法国今天的隐患。哪怕普通人觉得这些保障很重要,但经济停滞让政府越来越难为它买单。一方面劳动力活力大降,失业七八个人里就有一个是长期失业者,而且还有不少人宁愿享受福利也不愿意去拼工作。IMF报告里讲得很明白,法国的失业率已经好几年徘徊在7%左右,劳动市场萎靡的根子就是福利和激励机制之间的矛盾。
但更复杂的是,这种“大锅饭”式福利并没有让社会变得更加团结,反倒让不同群体的矛盾越积越深。法国国内移民社区和传统法国家庭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福利分配不均引发不少内心不满,街头冲突和种族矛盾成了媒体里的热门关键词。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民调就反映过,移民群体对自己获得的社会保障有明显不满,社会撕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福利幻觉”的副产品。
与此同时,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也正在被现实击碎。上世纪法国通过“法兰西非洲”体系,在非洲维持着自己的资源和地缘优势,能源、原材料和战略资源都靠着殖民地默默支撑着法国经济。但这几年情况彻底变了,从马里到尼日尔,一连串的军事政变直接把法国军队赶出非洲,和俄罗斯的合作取代了和法国的伙伴关系。法国外交部和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报告没遮没掩地说,法非经贸规模最近三年直接缩小了20%以上,铀矿和石油安全都受到影响。曾经那种“我们是世界主要强国”的乐观变成了无力和焦虑,能源危机影响着法国的日常生活,各种经济数据也不再给人希望。
政府垮台,财政崩盘,这听起来像是电影情节,但在法国现在的政坛却已经变成日常现实。马克龙政府没了议会的绝对多数以后,国民议会里左、中、右三派势均力敌,谁都不服谁。最夸张的是左翼和极右翼会联合起来一起否掉政府法案,“谁当家都没法顺心”。去年养老金改革和预算案投票一再被否,议会三次推翻马克龙的重大措施,法国的“街头政治”传统让他们觉得,只有反对才算表达诉求。民调显示,大多数法国人都认为政府已经对社会状况失去掌控,治理的效率降到谷底。
说到底,法国的困局其实不是一天两天的,早在“辉煌三十年”之后,法国就被高福利和“大国心态”绑得死死的。当年经济增长带给法国巨大的优越感,但时代变了,高福利反而成了负担,地缘体系也逐渐崩塌。经济学家和政治专家2023年聚会上都感叹,法国已经错过了自我革新的最佳窗口,现在才开始要为几十年的政策买单。高福利制度让法国社会丧失了自我调整的动力,财政预算越来越难以为继。政治上,无论谁执政都会发现,一边是福利的社会刚性,一边是局势的集体焦虑,两者根本无法兼容。三大危机——社会撕裂、财政闪崩、政治极化互为因果,上演着一场国家根基动摇的大戏。
不少法国专家坦言,要走出死胡同必须打破对福利和幻梦的迷信,产业革新、社会融合和政治体制改革都一个都不能少。但真正堵在路上的问题往往不是技术路线,而是法国社会没能建立新认同。普通人的惯性思维依旧停在过去的法国,而现实却已经悄悄改变。有人说,法国最缺的,不是政策工具,而是敢于破釜沉舟的勇气。
或许,法国该醒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