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点就喊牛市见顶?有人连账户都不敢点开,但真相可能出乎意料

3800点就喊牛市见顶?有人连账户都不敢点开,但真相可能出乎意料

最近刷朋友圈总看到两拨人吵架:一拨人举着“8000点不是梦”的横幅,另一拨人却哀嚎“3900点就是顶”。连我家那位天天盯着K线的老张,愣是连账户都不敢点开,生怕一不小心“被割了韭菜”。这行情,到底是真牛市还是韭菜幻觉?咱今儿就用大白话唠明白。

现在上证指数卡在3800点晃悠,确实让不少人心里打鼓。但翻翻最近的券商报告,有机构预测2025年上证震荡中枢在3700点,上下浮动能到3200-4500点;还有机构直接说创业板下半年可能“一飞冲天”,挑战历史新高。这哪像熊市?分明是“慢牛”在玩心跳!

再看资金面,7月居民存款少了1.11万亿,全跑去股市当“敢死队”了。外资也没闲着,人民币一升值,北向资金疯狂加仓新能源和芯片。这架势,说“全民炒股”有点夸张,但“全民围观”倒是实锤。

唱衰派的声音也不小。有人说:“才涨13%就敢吹8000点?2015年股灾还历历在目!”也有人犯嘀咕:“政策底有了,但企业盈利还没跟上,这牛市能走多远?”技术派更直接:“看看创业板振幅49%,心脏不好的人早吓晕了!”

可抄底的人也有自己的理儿。他们翻出数据说,AI、机器人、低空经济这些新赛道,估值还能再飞一会儿。有券商分析,四季度可能要搞“指数牛市”,核心资产要当主角。还有人盯着政策看:“财政赤字干到12万亿,央行降息降准,这钱不往股市还能去哪?”更实在的是,美联储一降息,老外就狂买中国资产,A股成了全球“洼地”。

普通人该咋办?记住三条铁律。别信“点数预言”,前两年有位基金经理就说得实在:“牛市是慢牛,得用三年熬。”与其天天猜顶底,不如定投指数基金,省心又扛跌。

紧盯政策风口更重要。最近券商报告里反复提“新质生产力”,比如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国产化,这些才是真金白银的赛道。别跟风炒垃圾股,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仓位管理也得讲究。有机构提醒:“60%仓位是底线,留足子弹等回调。”跌了别慌割肉,涨了也别一把梭哈,心态稳才是王道。

说到底,股市不是赌场,而是认知变现的修罗场。与其纠结“8000点何时到”,不如问问自己:买的股票能分红吗?买的基金经理靠谱吗?自己能承受30%的波动吗?

“牛市赚钱靠胆量,熊市赚钱靠眼光,而活下来,才是终极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