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的信阳街头,一支队伍拉着横幅敲锣打鼓往前走,领头的两位女军官手里捧着鲜花和蓝色文件袋,街坊们抻着脖子直嘀咕:"这架势,老梁家闺女怕是要出息大发了!"
果然,队伍停在了梁诗祎家门口。空军航空大学的彭晓卉和康健两位教官,一个立过三等功的首批女飞行教员,一个带出二十多个飞行员的表演队成员,齐刷刷给开门的姑娘敬了个标准军礼。660分的高考成绩,全国飞行学员文化课第一名,这闺女硬是凭实力让祖坟冒了青烟!
"乖乖,这通知书比清华北大的还金贵!"邻居王婶踮着脚往人堆里瞅。这话还真不夸张,去年空军招飞体检,某省三万多人报名,最后就选了六十来个。身高得卡在165到185厘米之间,体重一斤不能多一斤不能少,视力5.0起步还不让做矫正手术——光是这三条就能刷掉九成九的年轻人。更别说200多项体检里,连牙齿咬合不齐都能让你打道回府。
梁诗祎接过通知书时手有点抖,她哥梁鹏程2008年就栽在牙齿这一关。当年小伙子文化课体检全过关,临门一脚被牙科医生划了叉,全家人的飞行梦碎得稀里哗啦。这回妹妹争气,文化课碾压全国考生不说,体检愣是连颗蛀牙都没查出来。老梁蹲在门口抽旱烟,烟雾里眯着眼看闺女,恍惚瞧见十多年前儿子落选那晚,半大小子躲在被窝里憋着哭的动静。
高三那年这姑娘过得跟打仗似的。白天在题海里扑腾,晚上还得做俯卧撑练平衡。班里同学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她每天做眼保健操比吃饭还准时。班主任李老师记得清楚,二模成绩下滑那会儿,小姑娘躲在器材室哭得抽抽,转头擦干眼泪又去操场跑圈。"别人刷题她刷体能,别人补觉她练反应,这丫头狠起来连男娃都怵。"李老师说着往教育局送喜报的名单上又描了遍红。
两位女教官在梁家客厅讲起当年训练,康健撩起袖管露出道疤:"初教机失速改出训练,操纵杆打掉我两颗牙。"彭晓卉笑着接茬:"现在咱们用上教-10了,全玻璃化座舱比我们那会儿强十倍不止。"梁诗祎眼睛亮得像装了北斗导航,她早查过资料,今年空军航空大学列装的新型高教机,用的可是和歼-20同源的飞控系统。
街坊们不知道的是,这姑娘书桌抽屉里藏着本《中国女飞行员传奇》,书页边都磨出了毛边。书里夹着张泛黄的照片,是哥哥当年参加招飞时拍的证件照。现在她的录取通知书和哥哥的照片并排摆在祖宗牌位前,三炷香青烟笔直往上窜,倒真应了网友那句"祖坟冒青烟"的玩笑。
送走报喜队伍后,梁诗祎翻出手机里存着的招飞宣传片。视频里歼-16撕裂云层的轰鸣声,比她想象中更震撼。母亲在厨房剁饺子馅的声响混进来,菜刀撞击案板的节奏,莫名像极了战机起降的韵律。父亲把旱烟杆往门框上磕了磕,火星子溅在水泥地上,像极了夜航训练时看到的万家灯火。
信阳城东头,刚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的张宇豪正顶着大太阳送外卖。电动车后箱里躺着本《空气动力学基础》,订单间隙就掏出来翻两页。两个年轻人的直线距离不过八公里,命运轨迹却在蓝天上画出了相同的航迹。这大概就是老辈人常说的"好铁不打钉,好男要当兵"——如今还得添上半句"好女要飞天"。
人民日报官微发喜报那晚,梁诗祎初中班级群炸了锅。当年总笑她"想上天"的男生发了串大拇指,附了句:"咱班真出了个嫦娥!"姑娘回了个歼-20的表情包。此刻她书桌上的台灯照着两份材料,左边是录取通知书上烫金的"为祖国飞行"字样,右边是哥哥手抄的《飞行学员守则》,纸边已经泛黄卷曲,但钢笔字迹依然力透纸背。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