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区域划分吵翻了!梅州算粤东还是粤北?云浮为何成飞地?

广东梅州云浮怎么分区又让人纠结 生态定位背后的城市新身份

梅州和云浮到底算哪一块?这个话题在广东本地群里一出,分分钟就能炸开锅。不少上了年纪的朋友说,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梅州属于粤东,云浮就是粤西,可最近几年的政策一出来,这两座城市却一脚迈进了“北部生态发展区”,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孩子写作文都纠结到底是跟着地图还是按新分区走,简直成了家庭讨论的“常规话题”。

归根到底,麻烦就出在历史习惯和现实发展两套逻辑掐架。以前习惯按照地理方位来分区,谁靠东边是粤东,谁在西南就是粤西,这方法简单明了,一查地图心里就有谱。但自从2018年广东规划发生了变化,开始用“功能区”来重新划线,那些和粉笔画地一样简单粗暴的老传统就有点跟不上了。梅州、云浮山多林密,生态指标特别拿得出手,老政策上也许分属东、西,但新规则里,它俩地处珠三角上游,更适合扮演“生态守门员”的角色。

说白了,这么设分区,完全是冲着全省的生态安全去的。有数据显示,北部的五个市占了全省将近一半的土地,森林覆盖率站到七成以上,关键还是珠三角的“天然水塔”。如果为了经济一招猛搞工业,水源地可就麻烦了。把梅州、云浮安排进生态区,是给广东整体来了一把“安全加锁”。你看云浮,地理上挨着粤西,实际承担的却是西江流域的生态任务,可不是为了地图上那条线,而是把水和空气都守住。

但说到底,老百姓的感情没法跟着政策一拍即合。习惯了身份证上的“梅州∙粤东”,突然变成“粤北”,有点像把老店招牌一下子换了样式。快递分区、文体活动,生活里大大小小都要按新标准走,有人在家孩子做作业都要来问一句:“爸,咱到底算哪儿的?”更别说有学校文化展览,准备的全是粤东客家元素,结果老师一句“咱按政策算北部”,准备半天都白搭。

可仔细一磨,埋在争论底下的其实是广东在下盘“大棋”。珠三角拼经济,沿海搞实业,剩下的北部抓生态守护,分工明明白白。这并不是简单分组,而是引导每个地方找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打个比方,梅州的客家文化完全可以变成乡村旅游招牌,云浮石头多就打磨一条特色产业链,就像河源因为万绿湖变成生态游新宠,转了个大弯反而越走越顺。

转了一大圈,家乡在地图上换了身份,感觉确实挺新奇。有网友留言说,“老早认准的分区改起来怪别扭,不过想想也是为了大家日子过得更顺。”毕竟,无论分属哪一块,日子终归是往前走,不认过去认未来。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