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晓旭
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翱翔,八十载峥嵘岁月浓缩在这七十分钟的阅兵式中,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作为一名通过屏幕观看这场盛事的普通观众,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震撼。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家力量的展示,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当三军仪仗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着国旗走过广场时,我仿佛能听到整个民族心脏同频共振的声音。那“正步走”每一步踏下的,不仅仅是尺寸的规整,更是大国的自信与尊严。
装备方队以雷霆万钧之势驶来,一辆辆崭新的战车、火炮、导弹发射车,披着现代化的迷彩,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缓缓通过长安街。所有这些亮相的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很多装备都是首次公开亮相、首次集中展示。
从“小米加步枪”到今天的信息化、智能化装备,这背后是几代人呕心沥血、奋发图强的结果。这不再是那个需要用“空间换时间”,用巨大牺牲来换取胜利的积贫积弱的中国。
这场阅兵既是一场国家典礼,也是一次国民教育,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份最直观、最踏实的“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