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警报拉响!美股总市值冲破GDP212%历史天险!崩盘倒计时?

【引言】

你信吗,美国股市的总市值竟然超过了GDP的两倍,达到了212%。这是历史第四高,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和2021年疫情刺激下的疯狂行情。换句话说,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时,市场最终商品尽皆毁、股民泪两行。如今,这个“巴菲特指数”再次亮起红灯,而这场暗流涌动的金融博弈也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问题来了,这轮牛市还能走多远?是继续向上刷新纪录,还是会像历史上那几次一样,最终跌入深渊?

【第一高潮】

一边是投资者涌入垃圾股、低价股等“毒点”资产热情不减,一边是美联储按兵不动、缩紧流动性的信号愈加强烈。市场在“贪婪”和“恐惧”间摇摆,却难掩投机者的身影。当高盛推出的“投机交易指数”一举冲到历史高位,不少人立刻联想到当年的互联网泡沫,那可是一个曾让无数投资者欲哭无泪的时代。“高估值电动车股票、虚高的量子计算、明星数字资产”,这些词一出现,就像给股市埋下了炸弹。而偏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在迟迟不为市场释放降息信号,投资者那颗脆弱的心脏,更是悬到嗓子眼。

但你以为这只是风暴来临前的小插曲吗?别急,鲍威尔、特朗普,还有华尔街,每个人都像是在这部大戏里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发展过程】

故事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降息”。7月下旬,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忽上忽下,就像炒菜时的油锅,不停地“呲啦”作响。这一切的背后,特朗普可以说是背后的推手。他早就对鲍威尔怒形于色,多次公开羞辱不说,还在社交媒体上搞得沸沸扬扬,热度甚至盖过了一些娱乐新闻。“降息要快、狠、准”,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可清楚。不过,美联储可不吃这一套。

他们的态度很明确:通胀不稳、就业太强,降息免谈。所以现在,想降息,除非是就业市场出问题或通胀率好歹低头,否则一切只能再等等。

与此同时,美国自身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像高盛的分析师指出:资本支出是经济的新希望。特朗普税改大刀砍下去减了公司税后,许多企业将资金用于扩建和创新,这对GDP甚至比房地产还要奏效。换言之,就算通胀高企,也不能全盘否定这种“看得见未来”的利好。

而普通投资者的态度则复杂得多。每天刷着财闻的散户们,可能刚对标普500创下新高觉得斗志满满,转头又被比特币2.76%的跌幅吓出冷汗。有投资者甚至调侃:“股市就像坐过山车,没个好心脏真不敢上车!”

【第一低潮】

但市场,就在这种摇晃中,逐渐进入一种“假性的平静”。没涨也没跌,大家都像在布线、钓鱼,或者是静静等待风暴的到来。以标普500指数为例,上周刚创下6363点的历史新高,但现在,只能原地转圈。这种“僵局”,在近期越来越普遍。

可别以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表面上看,波动似乎不大,但实则暗藏危机。比如高盛的“投机交易指数”就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垃圾股为代表的高风险交易突然激增。这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一个过度吹气的气球,如果里面已经严重失衡,就差一个外力让它“砰”地爆炸。同样的道理,在市场流动性过剩、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金融泡沫的破裂,一般都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快。

与此同时,通胀还在攀升,而资本市场也越发“全民焦虑”。瑞银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由于关税政策的缘故,国内家电价格比欧洲、加拿大等高出3%以上。这还仅仅是关税带来的后果,如果再叠加其他经济成本上涨,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说不定哪天就会跌到“低谷”。

【第二高潮】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市场只会继续小打小闹的时候,一个惊天“神转折”,让局势迅速升温。消息传出,美联储内部有意在2025年的第三季度之前,为可能的降息提前埋下伏笔。这是市场等待多时的定心丸,甚至让投机者们一度“炸锅”,纷纷押注鲍威尔将在年底放开通道。

可是,还没等市场喘口气,新一波冲突却接踵而至。原来,为了推动降息,特朗普政府可能在近期加码压力,对美联储的独立性再次开炮。甚至传出了特朗普将推出一项新的税改计划,计划直接施压鲍威尔。这一策略无疑让市场情绪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短期看似利好,但长期压力剧增。

让人脑壳痛的,是双方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就连某些经济学家直接放话:“一旦提前降息释放流动性,那美国股市的泡沫只会继续吹大,距离危险的坠落,即将进入倒计时。”

【第二低潮】

市场的钟摆并未到此停止,反而越发诡谲。一边是资本对新增就业岗位和资本支出的乐观猜测,希望在3%的GDP增长率中分一杯羹;另一边,通胀的居高不下,狠狠压制了一部分降息预期。有人断言,眼下的“波动减少”不过是危险来临前的假象。

可偏偏,在这种气氛中,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至。特斯拉这样的明星科技股在财报后暴跌8%,这让人不禁联想到2021年那些因估值高企而崩塌的电动车概念龙头。此外,数字资产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比特币近期一度跌破关键支撑点,投机氛围何时收敛,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疑问。

伴随着这些反复的障碍和争议,各界的立场也越发割裂。研究机构认为,只要美联储保持克制,市场就不会轻易坍塌。但有投资者和企业主却强烈呼吁,继续观望只会让经济放缓,更没有意义。这种冲突格局,让原本可以通过共识解决的问题,变得迟迟无解。

【写在最后】

那么,美股真的撑得住现在的这场“化妆舞会”吗?就目前来看,虽然巴菲特指标点燃了一些警觉,但狂热的投机客们显然还没有准备撤场。而特朗普和鲍威尔之间的“拉锯战”似乎更有看点。要说特朗普聪明吧,他的税改和资本支出政策确实让经济增长蹭蹭地往上提;但要说他自相矛盾,强推关税却又是让通胀居高不下的元凶。这么搞,美联储怎么敢轻易降息?

鲍威尔那边也很无奈,毕竟降息能救股市,但一旦泡沫崩塌,结果谁也兜不住。从这一点看,等泡沫真的撑不住再后悔,未免也太迟了。资本市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是多头的自嗨,还是空头的幸灾乐祸,胜者的故事如今都难以定论。

【小编想问】

既然巴菲特指标亮起红灯,通胀问题压顶,美联储夹在降息与稳汇之间进退两难,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美股的狂欢还能持续多久?有人说牛市还能撑几年,有人则认为熊市不过在走向台前,两种观点,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