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都市迷们,悄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近邂逅了一部都市佳作,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不是那些老掉牙的套路,而是每个章节都藏着惊喜,就像穿梭在繁华都市的隐秘角落,每次翻页都是新发现。主角的日常?那可不是一般人的剧本,他/她的每一步都踏在我的心弦上,让人直呼过瘾!如果你也厌倦了千篇一律的都市故事,相信我,这本书绝对能让你眼前一亮,不看?真的会错过一场精彩绝伦的都市盛宴哦!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作者:红色小雨伞
第1章贞观六年
贞观六年,四月。
长安城东,亲仁坊,陈远一身粗布麻衣,自万年,县衙走出。
打今儿起,他就是正儿八经的长安人了,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之后不久,他便来到东市。
“蒸饼,好吃的蒸饼!”
“汤饼,好吃的汤饼!”
“掌柜,羊肉怎么卖?”
“新到的江南丝绸,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场面十分热闹。
天下名都,巍巍长安,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正儿八经的商业CBD就俩,即东市,西市。
国人所谓买东西,卖东西,这东西二字,便由此而来。
他来此处,便是为了出手一些东西,换取银钱。
“掌柜,收胡椒不?”
这是开启金手指,获得往返能力的第三天,一些基本的情况,陈远已经摸熟了,是以,直接进了一家香料店。
这年头,香料十分金贵,尤其来自异域番邦的胡椒,售价,达七八贯一斤。
七八贯,就是七八两银子,七八千文,但市面上,少有银两流通。
黄金也一样,只有大宗采购才会使用。
而一文钱,以粮价作为衡量,大约相当于现代四到五块钱。
即,一斤胡椒,价值三四万块钱。
而进价,没记错的话,才十八块,超市买的。
老板是个中年男人,跟影视剧里塑造出来的差不多,衣绸衫,戴冠帽,留着两撇小胡子,笑容满面,弥勒佛一样,相当富态。
闻言笑容可掬道:“自然是收的,郎君若是有,不防先拿出来容鄙人品鉴一番。”
郎君,就跟先生,大哥,差不多,是时下人们对成年男子的称呼。
亦有公子,少爷之类,但是民间不常见。
此外,士农工商的层次划分,使得哪怕是寒酸的农民,入商铺,亦鲜少被怠慢忽视。
陈远便从衣襟里摸出一包粗布包好的白胡椒粒,让掌柜看货。
掌柜显然是识货的,看了看,又闻了闻,道:“品相甚好,硕大,圆润,较之过往所见,大有不同,香味却是略有不足,不那么纯正,未知郎君是否认同。”
陈远微笑着点头。
自然认同。
硕大,圆润,那是有代价的,要是不施点肥,哪能长成那样?
如此,香味不足,不够纯正,也在情理之中。
掌柜欣然:“如此,本店便也只能是按照正常的收购价,六百文一两收,郎君若是愿意,即刻便可过秤。”
收购价,自然是低于售价的。
六白文一两也不低了,等于六贯一斤,差不多一斤两万多近三万。
陈远便笑道:“过秤吧,我看店里有沉香,等过完了秤,我买点沉香。”
能两边穿梭,自然而然是要弄点东西回去发家致富的,毕竟他在现代的处境并不好,刚刚失业了,连房租都交不起,生活难以为继。
至于弄点什么,起初想法很多,从农副产品到古玩字画,都有涉及。
但是很显然,农副产品太费劲了,且不说操作不便,容易被发现,就单从利润上说,也不合适,起不到一本万利的效果。
相比之下,古玩字画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实际上,不太容易。
比如瓷器,唐刑窑青瓷,上网搜出来的,头条永远是淘宝,几百块一件的,有的是。
而刑窑青瓷,在唐朝,却十分珍贵,基本上不会流落民间。
字画也差不多,阎立本的《步辇图》,传世之作,淘宝上就几十块钱。
然后,虞世南的字,褚遂良的字,也差不多,别看拍卖会上连临本都是天价,真要去卖,好像不容易。
况且,他也找不上这帮人。
一句话,人家都是当官的,不差这点钱。
所以,最终决定,木材。
什么海南黄花梨啊,什么小叶紫檀啊,还有金丝楠,沉香,等等,都可以。
这些东西贵,相对而言,出手也容易。
玉石也可以,但仅限于翡翠,因为唐朝的玉,和田玉也好,蓝田玉也罢,都很贵。
可弄回来价值却不高,因为只有翡翠值钱,大名鼎鼎的蓝田玉,便是品相极好的芙蓉玉,亦不过几千块。
这样一来,目标就明确了,就是沉香。
因为其它暂时都接触不到,独独沉香,身为木材,又是香料,集市上很多地方都有卖。
价格还不是很贵,便如同曾经的海南黄花梨一般,当下,是可以当建材使用的。
掌柜拿出一杆精致的小秤,一边秤,一边笑着说道:“买沉香,郎君算是来对地方了,小店的沉香,都是琼州来的上等货色,大到珠串镇纸,小到粉末线香,应有尽有。”
话语间,胡椒也秤出来了。
本着诚信原则,掌柜让陈远看,结果陈远也看不懂。
那就这样吧,原本他也没都拿,这里,秤出来是五两三钱,按照售价,是三贯零一百八十文。
然后,看沉香。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现代,本土自然生长的沉香几乎绝种,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上推断,曾经本土沉香品质冠绝天下。
而今,市场上的沉香,多产自越南,文莱,不然就是人工种植。
这有点像海南黄花梨。
而这店里的沉香,皆来自时下的琼州,即海南,属上品中的上品,有“琼脂”美誉,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推举为列国沉香之首。
也正因为产自本土,自然资源还丰富,所以,虽然也贵,但是,又没那么贵。
大多都卖不上胡椒的价。
如掌柜所言,店里沉香制品颇多,镇纸,珠串,粉末香,盘香,香囊,应有尽有。
线香盘香什么的,暂时陈远没什么兴趣,他主要看比较大些的物件。
掌柜便直接从货架上取下两个楠木盒子。
便是这看着不起眼的盒子,盖一开,便有一股凉意,带着淡而清新的花香,扑面而来。
仿佛有清泉流淌,古琴叮咚,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意,亦油然而生,使得人心都跟着安静,清凉。
细看,好像是同款,镇纸,手串,皆乌黑沉凝,表面纹理清晰,油光可鉴。
第2章胡椒换沉香
“掌柜的,这东西不便宜吧?”
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这还是陈远第一次直面沉香。
可即便如此,依旧感到吃惊。
同时,也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价值那么高了。
的确是好东西,是人看了都喜欢,这会他都想据为己有。
掌柜哈哈一笑:“不便宜,那是对别人,以郎君的财力,不在话下。”
言下之意,放心,真要是贵到你买不起,我也不会拿出来。
陈远便懂了,亦不着急,问道:“我可以拿起来看看吗?”
“自无不可。”掌柜便抬起衣袖,把镇纸取出,放到陈远手上。
真沉。
看似不大的镇纸,握在手上,竟沉甸甸的,跟砖头有一拼。
这时掌柜命人端来一盆水,笑道:“此乃沉水香,坚硬,重,置于水中而不浮,郎君不防一试。”
沉香属于软木,密度不大,一般是浮于水的。
只有油脂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密度才会大起来,硬度也会提升,此谓,沉水香。
资料陈远早就查过,论价格,也是沉水香贵,跟普通沉香不可同日而语。
而手上这玩意,能当武器使,用屁股想也知道,丢进水里绝对沉得影子都见不到。
不过,他还是把镇纸放进了水盆里。
果然,毫不犹豫,一沉到底。
这时,掌柜又将手串取出,置入水中,同样,一沉到底,毫不犹豫。
才笑道:“郎君以为如何,此香,便是整座长安城,亦不多见,郎君若不及时下手,下次再来,可能就没有了。”
这话就纯属商业话术了。
陈远就是再傻,也知道,真要那么稀罕,他不可能买得起,这掌柜,也不会拿给他看。
不过,满意是真的。
便问道:“两样我都要了,掌柜您给我便宜点。”
“好说,若是旁人,两样叠加,不论如何也得四贯钱,郎君你,看在之前卖胡椒的份上,就收三贯好了。”掌柜和颜悦色,看上去无比诚挚。
陈远眼皮跳了跳:“不能再少了?”
“不能,再少小店就亏本了。”掌柜笑眯眯。
陈远摇摇头,想想,也没再计较,便拿了装回盒子的两样东西,并一百八十文的零头,离开店铺。
而后,便在一家饼店,即,早点铺,坐了下来。
“店家,一碗汤饼,再来两个带馅的蒸饼!”
“好嘞!”
汤饼不是饼,而是一种类似于刀削面的存在。
同样,蒸饼也不是饼,可能是包子,也可能,是馒头。
这便是唐朝。
唐朝,但凡面食,就是做出花来,也叫饼。
味道还不错。
虽然卖相不那么好,看着不怎么白,但是,麦香味十足,很有嚼头,别有风味。
然后,煮刀削面的羊骨汤,刀削面里的羊肉,羊杂,以及包子里的羊肉,鲜。
分量还很足。
都吃撑了,一结账,才两文钱。
相当于十块钱吃了一顿很好的早餐,而这里,是帝都长安。
……
现代的陈远,如同当代很多年轻人一样,家在乡下,住在香河,飘在京城。
前一份职业,培训机构老师,虽然日子过得着实憋屈,可逢年过节回家,都挺有面子。
因为,工作在京城,那份仅够维持生活的工资,在许多人看来不错。
现在,就是无业游民了。
国家大力整顿教育,他很光荣的成为了被整顿的一员。
似乎掐好了点,他刚从唐朝回来,房东阿姨就上门了。
倒也没什么不愉快。
原本他就不打算再住在这里了,房东阿姨又怕他失业交不起房租不想再租给他,于是,结算,退押金,大家好聚好散。
而后,他便背了个包,带着为数不多的行李,时隔近一个月,再次坐上进京的公交车。
近两个小时才到。
而后,坐地铁,转乘,又是冒一个小时,才来到最终目的地,古玩城。
这是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占地面积逾两万平,有包括诸多国外公司在内的六百多家文物公司,古玩经销商,驻场经营。
也有很多人在这里摆摊,售卖一些东西,故,人流量颇大,场面十分热闹。
地面上这些,就不看了。
虽然他获得自由来回唐朝与现代能力的根由,是一枚花五十块钱买来的所谓古玉,可那种几率,实在是太过渺茫。
诸多公司中,最终,他选择了一家主营名贵木料工艺品,名叫木雅文玩的店铺。
“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服务态度不错。
刚进门,仿古结构的大厅里,身着大红旗袍,唇红齿白的丽人笑意盈盈,款款而来。
陈远有些紧张,不过还是很快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笑着说道:“我有一方传家的沉香镇纸,劳烦帮忙问一下,看看收不收。”
“好的,先生这边稍事休息,我这就去问。”接待小姐很细心,领着陈远在休息区坐下,又倒了水,这才离开。
不多久,便领着一个三四十岁,西装革履的男人,和一个看上去五六十,身着唐装的老人过来。
“你好,我是本店经理,这是我的名片。”男人名叫黄琛,是公司负责此处经营销售的经理。
上来便笑着递上名片,而后,又介绍身边的老人,姓白,是资深木艺鉴定师。
而后,带着来到鉴定室:“听说陈先生有一方沉香镇纸要出手,可否先拿出来,容白老先鉴定一番?”
“这是自然。”鉴定是必然会有的程序,这一点,陈远也料到了,是以,果断拿出包里的木盒。
不过拿错了,打开一看,是手串。
尴尬!
赶紧合上放回去,拿另外一个。
可即便如此,白老还是极为震惊,黄琛亦满脸惊叹。
不等白老开口,黄琛便迫不及待问道:“陈先生,那手串卖不卖,我们公司出高价收购。”
陈远怔了一下,很快摇头:“手串自己玩的,不卖,就卖这个镇纸。”
话语间,盒子拿出来,打开,瞬间清香扑鼻,禅韵盎然。
“这……”
“这……”
第3章三千万,一口价,卖不卖?
相视一眼,顿时两人又傻了。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有些东西,真是不需要仔细去鉴定,便能看出一些东西。
眼下,那惊鸿一瞥的手串也好,这色泽沉凝的镇纸也罢,皆不是凡品。
好一阵过去,白老才压下激动,深吸一口气,净手,擦干,拿起镇纸。
先闻。
清新淡雅,明净通透,不食人间之烟火,仿佛来自天上。
再闻,先置颌下,再置膻中,后置丹田。
穿透力极强,便是放在丹田位置,亦可清晰的闻到纯正之香。
此后,便是香味的持久力,变化,韵味,等多个维度,足足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而此时,整个鉴定室,都为那淡雅怡人的花香充满。
“妙!”
“绝品,堪称人间绝品,玩香这么多年,就从未见过此等好香!”
结论已经很明显了,掌柜没骗人,这的的确确,就是上好的沉香。
至于沉不沉水,这个反而不需要测试,因为手一摸,有没有那个分量,便一清二楚。
这时白老又问:“小伙子,没看错的话,这是本土土生土长的沉香吧?”
“应该是吧,说是海南那边的,我也不太懂,要不是最近缺钱,也不会拿出来卖。”陈远随口说道。
白老叹道:“果然,这才是真正的好香,可惜,已如同上年份的海黄芯材一般,几乎见不到了。”
陈远微微一笑:“这不就见到了吗,劳烦您老估个价,等着用钱呢!”
白老便看向黄琛。
黄琛苦笑:“照实说吧,这年头,网上什么都有,人家过来,肯定先有一些了解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有些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就像沉香,可能网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也绝不会都是假的。
陈远笑着点头:“确实了解过一些,同样论克,顶级沉香,比海黄贵。”
白老点头:“的确如此,沉香,最好的是奇楠,本土胜过外来,汉唐之时,乃皇室祈福祭天拜神礼佛最重要之香料,而今举世难觅,其价,一克当在万元以上。”
“那我这是奇楠?”陈远颇有些意外,这个他真不知道,胖掌柜也没说。
白老神往道:“奇楠,古称伽蓝,多伽罗,乃唐时梵语翻译而来,没看错的,此方镇纸,便是本土奇楠。”
这样说陈远就明白了。
他这就是唐朝弄来的。
汉唐时期,皇室祈福祭天,烧香礼佛,都用这玩意,他从集市上花高价买到,也正常。
便道:“那过秤吧,看看多重,贵公司要出得起价,我就卖了!”
“啊?”
顿时两人又惊了个呆。
黄琛斟酌着说道:“这么贵重的东西,这样会不会太随意了?”
“不然呢,去鉴宝,然后证明这东西是我家传的,不用上交?
别闹,我爸都说不清是哪一代祖宗传下来的,我怎么证明?”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有些话,陈远也不怕直接说出来。
作为生意人,黄琛白老也没那么无聊。
想了一会,黄琛说道:“那不如这样,我们负责出面,帮您联系买家,然后,从中抽取百分之五的好处费,您意下如何?”
“不能直接收购吗?”陈远好奇,说实话,他不想那么麻烦,他就想快点拿到钱,哪怕少点也无所谓。
反正那边拿来烧的,有的是。
黄琛有些尴尬:“恐怕不能,这一方,怎么着也一两千克,公司的现金流,有点困难。”
“哦,那就联系吧,尽快,我等着用钱呢!”陈远便不多话了,直接让联系买家。
很快就到了。
一老头,杵着拐杖,看着年岁应该不小了,却颇为硬朗,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仔细一看,不由也喜出望外:“好东西啊,也只有古人,才如此暴殄天物,拿来焚香沐浴,祭祀祈福。”
说完便问陈远道:“小伙子,三千万,一口价,卖不卖?”
“啊?”
这次轮到陈远傻眼了。
三千万,要那么多吗?
不是说一克上万么,他这,称过,也就一千四百多克啊!
这时白老笑着说道:“有些东西,是量大便宜,可有些东西,是越多越贵的。
况且,这东西是真罕见,恐怕当世已经找不到第二块了。”
陈远释然:“那就三千万吧,顺便问一下,我这要不要交税?”
“用不着,我们这说的,都是税后。”老头很开心,压根儿就懒得计较这些鸡毛蒜皮,说完又一脸希冀道:“小伙子,听说你还有一个同样的手串,不知可否拿出来让我老头子开开眼。”
“这……”
陈远有些为难,不过想想,还是拿了出来,提醒道:“老爷子您看看就好,这东西,我不卖的。”
“三千万也不卖?”老头一看就爱上了,只觉得家里那些都是垃圾。
陈远被砸得眼冒金星,却还是坚定摇头:“不卖,我妈说了,要留给儿媳妇。”
“儿媳妇啊?”
“那要不,我把孙女儿介绍给你吧,放心,绝对漂亮,配你绰绰有余!”
老头很认真,浑然不像是说假话。
陈远却有点不爽。
什么叫配他绰绰有余,这么大年纪了,懂礼貌吗?
最终也没谈成,只是留了联系方式,说哪天想通了,又或者,有好东西,随时打电话,便带人离去。
然后,除去百分之五的介绍费,他入账,两千八百五十万!
好多钱。
不用苟,直接起飞,一步到位,有那么一瞬间,他迫切想去银行都取出来。
最终还是压下了。
“爸,我赚钱了,你们商量一下,看看什么时候把房子推了修过,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再不修该塌了。”
先给家里转账,一百万,理由,古玩市场捡了漏。
不过还是被着急慌慌打电话过来盘问了一通。
然后,该买房了。
这才发现,好像也不是特别贵。
四环,看了一套两百六十多的大平层,地段还不错,新房,普通装修,也就五万多一平。
全款的话,才一千四百万出头。
那就买吧!
住不住不重要,就当圆梦,给父母长脸了。
剩下的,把装修好好做一做,再买辆车……
第4章不许动,放下竹筒!
想到就做。
买房。
跑装修公司。
买车。
一不留神,时间便过去一个多星期。
钱也没少花。
买房一千四百多万,装修设计,三百五十万,车,一辆国产的唐,油电混合,近三十万,加起来,便是差不多一千八百万。
当然,剩下的也不少。
足足九百五十多万的余额,只要不再追求房子豪车,差不多可以躺平了。
是以,他又再次回到长安。
长安,以皇城中央朱雀大街为界,东部WN县,西部长A县,他之前登记,便在WN县。
而按照大唐律令,但凡登记在册的成年男子,皆有永业田二十亩,分口田八十亩。
所以,这次,他领田来了。
虽然这里的一亩只有五百四十平,一百亩,也就相当于后来的八十亩。
虽然因为战乱,大量难民涌入长安,以至于周围的田根本不够分。
但是,他不在意。
一句话,没田不要紧,有地就行。
哪怕是一块荒地,八十亩,逾五万方,那也是很香的,他有信心将其打造成理想中的家园。
来到县衙,一问,果然是无田可分。
准确的说,是有田,但是不能乱分,得留着,备用。
不过,允许开荒。
要的就是这个话。
得到签发的许可令,东市吃了点东西,雇了辆车,他便悠哉悠哉出发了。
沿着官道,过浐水,灞水,一路来到骊山脚下。
骊山是个好地方,自秦汉以来,便是皇家园林,其中殿宇琼楼离宫别苑众多。
当下,亦常有王孙贵胄往来,或小住避暑,或礼佛烧香,经年不断。
山脚下却是颇为荒凉,地势起伏,杂草丛生,便是难民,都因为不划算,不来开垦。
他便在山脚下车,而后,走下官道。
时间是同步的。
只不过,五月在这里,变成了四月。
因为唐时用农历。
也因此,一路小心翼翼,怕有蛇。
但总的来说,地方其实还不错。
虽然地势起伏,不便于开垦耕种,但只要开发出来,还是有不少事情可以做的。
是以,他硬是从京城,搞来了镰刀,柴刀,然后又准备了帐篷,工兵铲,烧烤炉,各种食材,调味料,等一大堆东西,备用。
耐久度还是不太行。
两个小时都不到,就搞不动了。
正好时候也差不多中午,他便开始准备中午饭。
先到河里淘米,顺便把买来的五花肉,排骨,洗洗,然后拿料酒,酱油,葱姜蒜末,腌上。
再拿锯子,锯竹筒。
锯好的竹筒,把米,五花肉,排骨,混合拌好放进去,再适量加点水,树叶封口,便可以拾柴生火了。
生火,自然是打火机。
明明可以用打火机,再不济,还能用火柴,偏要拼手速,皮都磨破,傻子才干。
等火燃起来,竹筒往火里一放,完事,坐等一份美味的竹筒排骨饭。
此时,官道上,正有两骑骏马飞驰而来。
马上,两个少女,一个十六,一个十三,皆着男装,秀发高高竖起,唇红齿白,英气逼人。
忽然小的神色一变,提马缰,速度降下来。
大的也跟着降下来,莞尔笑道:“怎么,急啦?”
长乐面色微红:“嗯,姑姑等我一会,去去就来。”
永嘉就笑:“别,还是一起吧,正好姑姑也有点,今日春光明媚,咱们姑侄俩,一起肥田。”
说罢,便下马,牵着马走向官道。
待马儿拴好,很快,两人便说笑着隐入春日里茂密的草木从中。
一阵窸窸窣窣。
忽然永嘉眨了眨眼:“长乐,你有没有闻到?”
长乐红着脸,“嗯”了一声,有些难为情。
永嘉噗嗤就笑,往她眉心戳了一下:“小笨蛋,姑姑说肉香味,不是尿骚味。”
“啊?”长乐脸一红,更是羞得无地自容。
永嘉怂恿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也不知谁躲在此处偷吃,身为大唐公主,吾二人责无旁贷,长乐你说呢?”
“这……不好吧?”长乐有些为难。
本来就是偷跑出来的,回头,还不知道怎么挨批评呢,这要再节外生枝,怕是接下来一个月都别想出门。
永嘉却跃跃欲试:“有什么不好的?走,回头你父皇责骂,有姑姑担着,万一有什么不对,你先跑,姑姑殿后!”
说罢,稍事整理,便一手提着佩剑,一手捻着下摆,朝着香味传来的方向而去。
长乐一阵无奈。
这个姑姑,嘴馋就嘴馋嘛,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搞得好像谁不知道她想什么似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闻着这香味,好像是有点饿了呢!
是以,还是如姑姑永嘉一样,跟着往深处走。
这边,草地上,沐着温暖的阳光,看着渐渐焦黄的竹筒,陈远好不开心。
幸福生活是什么?
幸福生活,不是房子,也不是车子,而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想干嘛干嘛。
他现在就是。
可就在火堆熄灭,他拿出一个竹筒,剖开准备享用的时候,忽然一声娇斥传来:“不许动,放下竹筒!”
陈远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竹筒差点掉地上。
当即便有点恼火。
他招谁惹谁了?
老子自己的地盘,生个火吃个竹筒饭还那么多屁事,你们古代人还懂不懂点礼貌?
可抬头一看那雪亮的长剑,脸上又迅速堆满菊花一样的笑容。
“别生气,不动,我不动就是!”
“这是刚刚烧好的竹筒排骨饭,很美味的,二位太……大人,不嫌弃的话,随便享用!”
果然是没见过场面的。
这丢人,差点喊太君了。
看着这人乖乖放下竹筒,又满脸菊花笑的举双手退开,两个女孩也是一脸懵。
永嘉:“此人方才称呼我二人什么?”
“好,好像是大人。”长乐答道。
永嘉便狐疑看着陈远,问道:“为何称呼我二人为大人,难道你不知大人多是子女对父母长辈的称呼?”
“啊?”
陈远顿时也傻眼了。
大人,多是子女对父亲长辈的的称呼?
那他刚才叫什么了,二位爸爸?二位妈妈?二位,长辈?
囧。
永嘉却是不管那么多。
确定这就是个弱智,没什么威胁,果断来到火堆旁。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