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询问AI助手时,突然收到一个毫不相关的品牌推荐?这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一场正在AI搜索领域上演的新型营销战争。当乌东伟第二次被AI"点错名"时,一个价值千亿的新赛道正在野蛮生长。
GEO:AI时代的"搜索引擎优化"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正在重演20年前SEO的疯狂故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量产AI偏好的内容,让商业信息悄悄潜入AI的回答位。广告老兵余剑的易点网络全面转型GEO服务,印证了这个市场的爆发速度——从需要科普的新名词,到品牌方开口就问"你们强在哪",仅仅用了三四个月。
"伪原创"与算法博弈的野蛮时代
当下的GEO市场像极了世纪初的互联网荒原。有公司用AI批量生成数百篇"伪原创"内容广撒网,有服务商喊着"100%见效"的空头支票。DeepSeek走红后,两类咨询暴增:"如何让AI推荐我们"和"AI说错了怎么办"。这种矛盾恰恰揭示了GEO的核心逻辑——既要主动"投喂"AI训练数据,又要防范信息失真带来的品牌风险。
驯化AI的三大隐秘法则
广告商们发现,驯服AI推销员需要特殊技巧:首先是内容亲和力,制作符合大模型语料偏好的文本;其次是平台渗透,优先选择被AI频繁抓取的资讯站点;最后是语义绑架,将品牌关键词与高频问题深度绑定。就像乌东伟公司被误荐的案例,AI的"记忆"正在被商业力量重新编程。
当AI开始像人类推销员一样犯"张冠李戴"的错误时,我们或许该警惕:技术中立的神话正在崩塌。GEO带来的不仅是营销革命,更预示着信息环境的新一轮污染。在算法与资本的共谋下,谁来决定我们看到的"正确答案"?这个问题,或许比如何优化AI推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