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舆论风向就能彻底反转。上周还在因为对阵曼城时的保守而被口诛笔伐,这会儿,米克尔·阿尔特塔就在圣詹姆斯公园用一场酣畅淋漓的逆转,回应了所有的质疑。他终于松开了“手刹”,而阿森纳也赢下了一场那种只有冠军相的球队才能拿下的比赛。
这场比赛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埃贝雷奇·埃泽首次在联赛中出任中路首发。这一变招,直接让阿森纳在大部分时间里压着纽卡斯尔打,场面一度好看到不像是在客场。这位攻击型中场给球队带来了久违的流畅感,那种在前场穿插跑动、串联进攻的灵气,似乎已经有段时间没在阿森纳身上见到了。
当然,足球这东西总有点黑色幽默。替补上场并吹响反击号角的,恰恰是之前很多人呼吁让埃泽取而代之的米克尔·梅里诺。他扳平了比分。但这丝毫没有削弱阿尔特塔变阵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埃泽领衔的中场在换人前完全掌控了局面,才为后来的绝地反击打下了基础。阿尔特塔的决策,从事后看,完全站得住脚。
现在,阿尔特塔心里有底了。他知道在硬仗里,埃泽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一张牌。这让他在排兵布阵上一下子奢侈起来,可以根据不同的对手,拿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种赛季初期就拿下的艰苦胜利,只会让外界更加相信,今年或许真的是属于他们的一年。
连续第二场联赛,阿尔特塔换上来的球员打进了扳平一球。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这个赛季,“终结者”们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那些首发球员。围绕点球判罚的争议,现在回看已经无足轻重,因为阿森纳最终还是把三分带走了,这本身就说明了球队的成长。
纽卡斯尔这边,就有点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了。比赛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手握领先,场面上却始终被动。主教练埃迪·豪赛后也承认,队员们不在最佳状态。可即便如此,三分眼看就要到手了,至少一分是稳的。
问题出在了门将尼克·波普身上,他在比赛最后阶段的决策,简直是灾难性的。先是补时阶段拿到球后,他没有选择拖延时间,反而急匆匆地一个大脚想找安东尼·埃兰加打反击,结果直接把球权还给了阿森纳。从他开球到加布里埃尔头球破门,中间只隔了四十五秒。
紧接着,在那个决定胜负的角球防守中,波普的出击判断出现了巨大失误,离足球差了十万八千里,把整个球门都空了出来。对于他这个级别的门将来说,这种失误是没法原谅的。尽管全场比赛他贡献了五次关键扑救,但最后这一下,让他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这已经不是纽卡斯尔本赛季第一次在主场最后时刻掉链子了,之前利物浦也是靠着最后时刻的进球在这里带走胜利。怎么在面对强队时守住胜果,是他们如果还想冲击欧战资格,就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看,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