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和梅根最近是真消停了。
好几个月没搞大新闻。
狗仔队翻来覆去也就拍点他们遛娃、喝红酒、晒太阳的照片。
可你别以为英国人就忘了他们。
评论区一出来,还是老样子。
骂得那叫一个狠。
前几天哈里跑回伦敦一趟。
结果刚说两句话,又被喷了。
他说他在伦敦感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
还夸英国人“会独立思考,敢说话”。
我看到这句差点笑出声。
支持你?
你在哪条平行宇宙逛的啊?
他这次回来其实挺忙的。
不是来旅游的。
也不是专门吃瓜群众想的那种——回来争家产。
他是正经做事的。
周一到皇家兰开斯特酒店,参加一个叫“健康儿童奖”的活动。
跟一群重病小孩合影聊天。
有孩子坐在轮椅上冲他笑,他也蹲下来握手。
这一幕还挺动人的。
周二开车去诺丁汉,看了个社区录音棚。
顺口宣布给BBC的“儿童求助”项目捐110万英镑。
钱是从他俩在美国搞的慈善基金会出的。
这笔数不小,换算过来差不多一千多万人民币。
周三去了个爆炸伤研究中心。
这地方是他2014年参与创办的。
他去看望了几个老兵,其中有个前陆军上尉,战争里炸断了腿。
两人抱了一下,眼眶都红了。
他讲起加沙和乌克兰的孩子,声音都在抖。
说那些小孩子最惨,炸弹一响什么都来不及反应。
当场决定再捐37万英镑,专款给战争中的儿童救援项目。
这些事我都查了,是真的。
不是摆拍完就删掉的那种。
捐款记录都有公示。
周四他出现在“小黄瓜”大楼顶楼。
那是“不可征服运动会”的宣传会。
这个给受伤军人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他已经规划到未来十年了。
但他迟到了四十分钟。
因为那天地铁罢工,市中心堵成一锅粥。
保镖开车绕了半天才到。
重点来了。
就在开会前一天下午,他去见了查尔斯。
父子俩十九个月没见了。
上次见面还是去年二月,查尔斯刚公布自己得癌症。
那次哈里从美国飞回来,只待了十五分钟就被打发走了。
据说当时查尔斯脸色很差,不想多说。
这次不一样。
他们聊了五十多分钟。
关起门来谈的,外头谁也不知道说了啥。
但哈里出来的时候脸是亮的。
记者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
“这周让我更接近带孩子回家的目标了。”
他自己也说了,这几年官司不断,精神压力大得要命。
尤其是今年五月,他申请恢复英国警察厅安保被拒。
那天他直接崩溃,跑去BBC录节目,一边说一边快哭了。
说不知道父亲还能活多久,说兄弟继续斗下去没意义。
现在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已经是进步。
他发言人后来也放话,说哈里很高兴回来,见了老朋友,做了有意义的事。
还特别强调,这次谈话内容不会对外讲。
谁问都不说。
包括媒体,包括书商。
哪怕以后写回忆录,也不会写进去。
这话听着有点悬。
毕竟上一本回忆录卖了两亿多美元。
纪录片又捞了一大笔。
现在突然说“保密”,谁能信呢?
但我倒是想起去年在伦敦认识的一个清洁工大叔。
他姓汤姆,在白金汉宫附近扫地三十年了。
我问他怎么看哈里,他叼着烟说:
“那孩子小时候挺好的,戴安娜走后他就变了。
现在回来做慈善,我不信他是为名声,
但也不觉得他是真心悔过。
王都有代价,也有回报。”
我觉得他说得挺准。
威廉和凯特这边确实一点动静没有。
他们那周也在伦敦办活动。
有一次离哈里的场地就三英里。
开车十分钟的事。
但他们连个招呼都没打。
我知道很多人恨哈里,是因为他出书骂家人。
特别是那段说威廉掐他脖子的事,传得满城风雨。
可你要知道,威廉到现在都没公开反驳过一句。
这就说明,事情未必全假。
有专家说家庭裂了还能合,我觉得这话太理想化。
血缘是断不了,但信任一旦碎了,拼回去也全是裂痕。
但至少这一次,哈里没搞事情。
他做了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捐的钱一分不少。
见父亲也没直播。
回国四天,没提一句王室黑料。
这就比以前强。
至于他说“英国公众支持我”……
我是真听笑了。
我在伦敦住了半年,问过超市收银员、出租车司机、咖啡店姑娘。
十个里九个摇头。
有人说:“他妈妈是戴安娜,所以他永远有张同情票。
但他自己做的事,对不起这张票。”
还有一个老太太,站在温莎城堡门口对我说:
“你可以离开,但别踩着死去的人往上爬。”
所以我说,哈里可以嘴硬。
可以说自己过得好,说坚持真相。
梅根还在ins推她的桃酒,搞得像人生赢家。
但你想让老百姓原谅你?
光靠捐款不够。
光说“我喜欢现在的生活”也没用。
我认为,真正的和解不是和父亲握个手。
而是你站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一句:
“有些事,是我错了。”
他没说。
估计也不会说。
所以英国网友骂成那样,也不奇怪。
“妄想症”也好,“叛徒”也罢。
难听是难听。
,就得扛住这些声音。
查尔斯愿意见他,是父子情分。
威廉不搭理他,是哥哥的态度。
而老百姓怎么想?
马路牙子上坐着的人都知道。
哈里·马克尔这个名字,早就不只是王子了。
他已经成了某种象征。
一种关于背叛、自由、代价和逃离的符号。
只是这个符号,再也回不到阳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