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原岛大地演“伊藤”被骂上热搜?这份勇气,比演技更让人敬佩

《南京照相馆》上映,影片里的反派“伊藤”,让无数观众对其恨得那叫一个牙痒痒饰演此角色的原岛大地,因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网上骂声此起彼伏——有的人说他作为“日本人去饰演侵华军官,着实该骂”,也有的人讲“这完全是自找的”,甚至还有人翻出他的混血身份来质疑他的立场呢。

但我想说一句公道话:大家骂得太快了,原岛大地不是不知道这部电影的题材,他也绝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会因此承受巨大争议。要知道,《南京照相馆》直面历史伤口,题材敏感到连一些本土演员都不敢碰,更别说一个中日混血的日本演员。

那他为什么还要接,因为他是演员,演员的职业不只是为了演一个受欢迎的角色,而是要用自己的表演,去还原故事、呈现历史,即便这个过程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对原岛大地来说,这个角色意味着风险:

在中国,他可能被观众骂到关掉社交账号,在日本他或许会被部分民众指摘为“叛国”这样的行为,与此同时也会被指责为“抹黑历史”这般行径;在事业上,他或许由于这个标签,会失掉一些原本有可能接到的商业资源。

换句话说,他完全可以,选择不接,继续演那些,不痛不痒,观众喜欢的角色,既赚钱又安全。

可他没有,这并非是,为了去博得什么眼球,而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站在了职业伦理的最前沿——敬重剧本,敬重历史,敬重角色。

我甚至能想象,他第一次读到剧本时,心里一定明白:这个角色演得好,观众会恨你;演不好观众会骂你。但他依然答应了。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别忘了演员在面对历史题材之时,尤其是战争与侵略题材之时,往往要在,巨大的情绪压力之下拍戏。你在银幕前看到的,只是几个镜头,几句台词,但是对演员来说,这背后可能是几十次情绪崩溃的重拍,是在心里,一次次逼自己去面对观众最痛的那部分记忆。

原岛大地接下这个角色,这就意味着,他自己主动地站到了舆论的刀口之上。

我佩服他,不仅因为他的演技在线,更因为他不回避、不退缩。一个好演员,不是只演观众爱看的角色,而是敢于演观众必须看到的角色。

所以我真心希望大家不要去网暴他。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他不是“伊藤”本人他是帮我们用影像记住那段历史的人。骂“伊藤”没问题;骂演员本人,其实是错位了。

原岛大地这份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在中国可能承受骂声,在日本也可能承受非议,可他依然拍了。这份担当,本身就是值得敬佩的。

最后想说——一个演员接下一个让自己不被喜欢的角色,可能是他演艺生涯中最痛苦的选择之一。但正是这样的选择,让电影有了真实的力量,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记住历史的分量。

历史不能忘,演员的勇气,也不该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