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居中甲积分榜首位的辽宁铁人队,竟然让主教练李金羽对“冲超”这一话题避之唯恐不及?在体育记者“泡泡姐”发布的采访片段中,我们看到,大羽面露愁容,皱着眉头说道:“现在谁再提冲超,我基本不接话茬。”—— 这一番话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因为他手下的球队已经取得了12胜4平1负的佳绩,领先第二名足足8分。按照这样的走势,冲超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这位中超历史上的传奇射手,却对这两个字反应如此强烈?
事情还得从那次采访谈起。李金羽坐在俱乐部的办公室里,面前的搪瓷茶杯里茶水早已冷却,似乎一直未曾动过。他转动着手中的钢笔,听到记者提到“冲超”时,钢笔“咔哒”一声停了下来,眼神锐利地回应:“这事儿在没有发生之前,谈再多都没有意义。”他的语气坚硬如铁板,带着一种球场上那种决断的果敢,但言辞中的谨慎和沉默,又让人摸不清楚他到底在想着什么。
熟悉李金羽的人都知道,他一生从未畏惧过挑战。作为球员,他几乎轻松拿下中超金靴;退役后转行做教练,从助理教练到主教练,他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得踏实。而如今,面对手中的“冲超”机会,他却像一位老练的医生,轻声叮嘱着“急不得”。采访中,他用手指一一列举:“你看现在球队的薪资结构平衡吗?训练基地的草皮质量达标吗?球迷看台的座位有多少次坐满了?这些基础工作都没做到位,即便冲超成功,明年也有可能再掉下来。”
这段话听起来有些绕口,但其实包含了不少干货。现在的辽宁铁人队,和广州恒大当年极为相似——不,应该说是完全相反。恒大当年通过疯狂砸钱迅速冲上了中超,短期内风光无限,但根基并未打牢,结果大家都知道。而大羽深知,辽宁足球这几年波折不断,从辽足解散到如今铁人队接过大旗,球迷的心早已被折腾得脆弱不堪。记得有一次训练后,他和队里的老顾问聊天时曾说:“我宁愿球队在中甲再待几年,把基础打扎实了,也不愿意像坐过山车那样,冲上去再掉下来。”
球迷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位“辽足球迷老杨”在论坛上激烈地敲打着键盘,坚决认为:“大羽说得对!当年辽足就是被冲超冲昏了头,最后不仅欠薪,还不得不卖掉球员,结果球队解散。”然而,也有年轻的球迷急得跳脚:“现在形势这么好,不能不趁热打铁!看看积分榜,我们领先第二名足足四场,再不喊冲超,怎能对得起场上拼命的小伙子们?”话刚发出去,就有人贴出球队客场胜利时的照片,球员们穿着旧得发白的训练服,替补席上的水瓶还是球员自带的那种大瓶装——大家都知道,球队的财政并不宽裕,需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刀刃上。
李金羽治队,确实有着浓厚的老派风格。他要求球员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基地,不是为了训练,而是要擦鞋、整理装备。有一次外援迟到五分钟,他毫不客气地罚全队加练折返跑,并且自己跑到最后,喘着粗气对大家说:“在辽宁队,规矩比什么都重要。”基地的草皮,他每周都会亲自去检查,发现有坑洼就立刻修补,“球员在这里跑,不能崴了脚”。这些小细节,看似不起眼,却正是辽足辉煌时的老传统,李金羽一点点捡起,像珍藏古董一样去呵护。
采访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心。李金羽望着窗外的训练场,语气突然低了八度:“你以为球迷来看球,只是为了看咱们赢球?他们想要的是看到一支能长久陪伴他们的球队。”去年球队在主场赢得关键战役后,有位坐轮椅的老球迷举着“辽宁必胜”的牌子,从开场到比赛结束眼含热泪。赛后,李金羽特意去找他握手,老人紧紧攥住他的手,说:“我等这一天等了十年。”那一幕,连在场的记者都不禁红了眼眶。
如今,队中的年轻球员,大多数都是在看着李金羽踢球时长大的。前锋张威说道:“羽导总是跟我们说,踢球之前要先学做人。他说当年马林教练是怎么带他的,现在他就怎么带我们。”这些话听起来似乎平凡,但在如今的足球圈里,这种传承比胜利更为难得。有一次,球队到社区做公益,李金羽亲自教孩子们射门,动作不标准时,他就蹲下来,手把手地纠正。阳光洒在他鬓边的白发上,那个模样更像是一个热心肠的邻家大叔,而不是一位足球教练。
网上有些人酸溜溜地说:“李金羽这是给自己留后路呢,万一冲超失败,他可以说自己从未喊过口号。”这种言论根本站不住脚。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当年他在鲁能踢球时,曾跟教练打赌,如果没拿到金靴,就剃光头,结果他真的把头发剃了。李金羽从来不是怕失败,他只是不喜欢没有规划地乱折腾。正如他所说:“建俱乐部就像盖楼,地基必须打稳。三层地基,一层是钱,二层是人心,三层是规矩,缺一层都得塌。”
辽宁足球这些年的艰难困苦,球迷们心里都明白。从“十冠王”的辉煌到辽足解散的黯然,从球员们四处流浪到铁人队艰难起步,仿佛坐了一趟过山车。而如今,看到了一些希望,李金羽的目标不是急于冲超,而是脚踏实地地铺设根基。他的耐心,比任何东西都珍贵。有位网友画了一张漫画,画中李金羽拿着铁锹在种树,树下写着“十年后结果”,而底下的点赞,全是辽宁球迷的身影。
最终,冲超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唯一的目的。正如李金羽在采访最后所说:“等到有一天,球迷们能随意和球员合影,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踢野球,附近的大爷大妈也愿意绕着球场跳广场舞,那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再喊‘冲超’,成绩自然也会水到渠成。”这话听似简单,实则展现了足球最本真的精神——不是为了名次而疯狂折腾,而是要让足球真正融入城市,扎根生长,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