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总统刚接过中国国书几小时后,政策急转弯引发国际震动,背后原因直指美国施压。中方24小时内两大机构强势回应!

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公开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纺织品、钢铁和玩具等1371种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最高达50%。 这项政策针对所有未与墨西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但中国作为墨西哥第二大进口来源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就在宣布加税的同一天,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刚刚接受了中国新任驻墨西哥大使陈道江递交的国书。当时她还积极评价中墨关系,承诺全力提升两国合作水平。短短几小时后就政策急转弯,让外界大跌眼镜。

墨西哥政府声称加税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埃布拉德表示中国汽车“价格太低”,正在“扭曲”墨西哥汽车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是墨西哥最大汽车进口来源地,还是该国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分析普遍认为,墨西哥此举背后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强力施压。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北美堡垒”战略,要求墨西哥在贸易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防止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后门”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甚至威胁,如果墨西哥不配合,将对其商品加征30%关税。

墨西哥银行高层西勒透露,政府加税有两个动机:一方面是增加国内税收,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特朗普政府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以获得美国更多经济支持或在贸易谈判中占得先机。

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在24小时内相继发出强硬回应。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限制措施,强调这种行为与国际多边主义背道而驰,阻碍中墨两国长期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中方明确表示,如果墨方一意孤行,将毫不犹豫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面对中方强势回应,墨西哥政府急忙出面澄清。辛鲍姆否认加税是为了“讨好美国”的说法,表示墨西哥并不想和其他国家发生冲突,已经向中国等国作出相应解释,显然不愿意彻底得罪中国。

墨西哥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也是促使其采取行动的因素之一。2025年上半年,墨西哥对华贸易逆差达到57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墨西哥从中国主要进口汽车、零部件、智能手机等高附加值产品,而向中国出口多以矿产为主,贸易结构不平衡让墨政府感到担忧。

加税政策对墨西哥本土经济和消费者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价格上涨,消费成本大幅提高。墨西哥国内经销商也面临巨大压力,他们已经在中国商品销售渠道投入大量资金,全国有800多个中国汽车销售点,涉及投资数百亿元人民币。

墨西哥本土汽车产业也可能受到反噬。墨西哥对美出口的整车中,35%零部件从中国进口。 加征关税导致成本上涨至少12%,这些成本要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要么由墨西哥企业自己承担,可能造成订单流失或利润减少。

中国企业同样面临挑战。预计2026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的汽车、家电等品类出口额可能下跌15%-20%。 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转口美国的通道也可能被堵死,对对外贸易造成冲击。

墨西哥并非没有其他选择。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面对美国压力,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持独立自主,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这些国家通过本币结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等方式,不仅稳定了自身经济,还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中美博弈背景下,墨西哥的选择体现了其面临的两难境地。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和拉美重要经济体,墨西哥在地缘政治中本有回旋空间,但美国在经济与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始终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