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以色列导弹精准炸碎加沙希法医院外的媒体帐篷,5名半岛电视台记者当场死亡。 这是该媒体在加沙的最后一批报道团队,以军声称他们“伪装成哈马斯”,却拿不出证据。
这场屠杀点燃全球怒火,冲突至今,加沙已有242名记者丧生,超过二战后所有战地记者死亡总和! 仅12小时后,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演戏剧一幕:中俄英法四国代表轮番痛斥以色列,美国代表孤零零辩护,以色列大使吉拉德·埃尔丹全程低头刷手机。
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美国铁杆盟友集体宣布:9月联合国大会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一场针对以色列的外交围剿,正以罕见速度席卷全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8月11日的记者会上撂下重磅决定:“澳大利亚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他提出两项条件:未来巴勒斯坦国必须排除哈马斯参与治理,并实现非军事化。 阿尔巴尼斯毫不客气地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阻挠人道援助、扩张定居点、公开扼杀巴勒斯坦建国,彻底堵死了和平之路! ”
同一日,新西兰外交部长彼得斯紧跟表态:新西兰内阁将于9月联大期间就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作出最终决定。 他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只是时间问题,而非是否承认的问题。 ”彼得斯还提到,新西兰作为“两国方案”的长期支持者,将推动停火和政治解决。
7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率先宣布将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7月29日,英国首相斯塔默设下最后通牒:若以色列不立即停火并停止吞并约旦河西岸,英国将同步承认;加拿大总理卡尼紧随其后表态支持。 三国行动彻底激怒以色列,外长萨尔在8月4日怒骂这些决定“不道德且愚蠢至极”,指责其“奖励恐怖主义”。
以色列的反击迅速升级。 总理内塔尼亚胡在8月10日的记者会上,身后屏幕展示着加沙70%-75%领土被以军控制的红色地图。 他宣称哈马斯仅剩加沙城和马瓦西难民营两处据点:“拆除它们是结束战争的最快方式! ”
以军计划用五个月“清理”加沙城,强制迁移80万平民,最终由以色列“绝对控制安全”。 联合国警告,这一行动将制造“新一轮灾难”,加沙城人口密度是纽约曼哈顿的3倍,60%住房已被炸毁,98%人口面临粮食短缺。
8月11日凌晨的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以色列代表埃尔丹全程刷手机的举动被镜头捕捉。 当中国代表傅聪直言“加沙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领土,必须反对以色列占领”时,埃尔丹仍紧盯屏幕;英国代表谴责以军“践踏国际法”,法国代表要求以色列撤回军事扩张计划,他依旧无动于衷。 巴勒斯坦观察员曼苏尔当场怒斥:“为何杀人犯能安然坐在这里? ”
以色列国内同时陷入分裂。 8月9日晚,超10万人举火炬包围特拉维夫国防军总部,标语牌写着“让他们回家! ”“结束战争! ”被扣押人员家属代表埃纳芙·赞高克控诉内阁:“你们的计划得不到民众支持! ”一名预备役军官的母亲呼吁士兵拒赴加沙:“这是场非法战争! ”
联合国数据显示,7月新增37名儿童饿死,可耕种土地仅剩1.5%。 哈马斯揭露:每天援助车流量不足需求量的1%。 空投成为无奈选择,8月1日,法国向加沙空投40吨物资,德国、西班牙随后加入。 英国则暂停与以色列的贸易协议谈判,并召见以大使抗议。
法新社统计显示,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至少145国已承认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占比超四分之三。 9月联大现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仅剩美国未表态支持巴勒斯坦。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称法国的决定“鲁莽”,但面对盟友集体倒戈,白宫陷入沉默。
议会于7月23日通过法案,宣布约旦河西岸60%土地为“犹太民族不可分割领土”。 外长萨尔在纽约的安理会特别会议上,试图聚焦哈马斯扣押人质问题,却遭多国代表冷遇。
与此同时,荷兰海牙的以色列使馆在8月12日遭红漆泼门、玻璃被砸,嫌犯被捕;5月21日,一名以色列外交官在华盛顿街头被枪杀,袭击者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