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一记重扣狠狠砸在地板上,重庆朝阳中学的主攻手林小雨抹了把汗,眼睛死死盯着记分牌。15比14,再拿一分就能拿下这场关键小组赛。场边的教练老张急得直跺脚:"丫头,给我往死里打!"看台上的家长们都站了起来,嗓子都喊哑了。这是2025年全国初中女排联赛的第三个比赛日,重庆北碚的缙云体育中心里,24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队伍正杀得难解难分。
这些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江苏队的二传手王雪在场上指挥若定,队友们都管她叫"小诸葛"。河南队的李芳芳扣球力道大得吓人,据说能把三合板砸出个坑来。最绝的是山东队的自由人刘倩,救球时那叫一个拼命,膝盖上的护具都磨破了三副。裁判长老王看着这群生龙活虎的丫头片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帮娃儿,比当年郎平那会儿还带劲!"
要说这次比赛的保障工作,那真是下了血本。36个裁判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老江湖,最年轻的都有十年执裁经验。场地用的是专业运动木地板,防滑处理做得那叫一个到位,运动员跳起来落地稳稳当当。更贴心的是,组委会在赛场装了八台大功率空调,外面40度的高温,里面愣是保持在26度左右。北京队的教练老李直竖大拇指:"这条件,比我们打全国锦标赛时候还讲究!"
小组赛打得那叫一个激烈。上海队和广东队那场对决,愣是打了五局才分出胜负。广东队的主攻手陈婷扣完最后一个球,直接瘫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上海队的姑娘们也没好到哪去,队长张敏的右手腕肿得跟馒头似的,还硬是缠着绷带打完了比赛。看台上的观众都看傻了眼,这哪是初中生的比赛啊,分明是职业联赛的架势。
场下的故事也不少。浙江队的二传手周晓晓每天训练完都要加练一百个发球,教练劝都劝不住。福建队的自由人林小满为了练反应速度,逮着空就对着墙垫球,把宿舍的墙皮都蹭掉一大块。最逗的是四川队的几个丫头,晚上在酒店走廊里偷偷练战术配合,结果被查房的裁判抓了个正着,罚她们第二天早上多跑十圈。
淘汰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各队都在憋着股劲儿。江苏队的教练老刘整天琢磨战术,黑眼圈都快掉到嘴角了。重庆朝阳中学的林小雨更拼,天没亮就跑到训练馆加练,保安大叔都认识她了:"这闺女,比闹钟还准时。"要说压力最大的还得数组委会,光是保障用车就准备了二十多辆,生怕耽误了比赛。医疗组更是二十四小时待命,连运动员最爱吃的重庆小面都准备了好几大锅。
这次比赛可不光是打球那么简单。中国排协特意派了青训总监来观战,听说已经盯上了好几个好苗子。北碚当地的体育局更是把这次比赛当成头等大事,连区长都亲自来督战。场边架着七八台摄像机,有些镜头是要送到国家青年队教练组手里的。难怪这些小运动员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谁不想被郎平的接班人看中啊?
比赛打到这个份上,技术什么的都是其次了,拼的就是一口气。辽宁队的队长赵颖发着低烧还坚持上场,拦网时手指头都戳肿了。河北队的二传手田甜膝盖上缠着厚厚的绷带,救球时摔得砰砰响。最让人心疼的是云南队的几个姑娘,高原下来的孩子不太适应重庆的闷热天气,打着打着就喘不上气,可谁都不肯下场休息。
要说最精彩的还得数重庆朝阳中学和江苏队那场对决。林小雨和王雪这两个王牌选手杠上了,一个扣得狠,一个防得稳,看得观众直呼过瘾。第三局打到28比26的时候,连裁判都忘了擦汗。场边的记着们快门按得手都酸了,这画面简直可以直接上体育新闻头条。赛后两个姑娘累得话都说不利索,可眼神里都带着不服输的劲儿,约好了明年再战。
眼瞅着决赛就要打响,各路人马都使出了看家本领。体育中心门口的黄牛把门票炒得老高,还是挡不住球迷的热情。当地的大爷大妈们也来凑热闹,虽然看不懂战术,但是看到小姑娘们这么拼,都感动得直抹眼泪。卖冰粉的小贩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能卖出三百多碗,特意多加了红糖,说是给运动员们补补体力。
这场全国初中女排联赛,表面上看是争个冠军,实际上是在为中国女排的未来播种。那些在场上飞身救球的身影,那些咬着牙坚持的倔强表情,那些赢球后抱头痛哭的瞬间,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排球这项运动,从来就不是轻轻松松就能玩得转的。现在就看8月6日那天,谁能笑到最后,捧起那座沉甸甸的冠军奖杯了。不过话说回来,能站到这个舞台上的,哪个不是赢家呢?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