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专家马尔塔有个扎心比喻:欧盟现在像穿短裤的小孩,天真烂漫却上不了“大人桌”。 为什么? 因为欧洲的对华政策得先问美国点头,冯德莱恩访华前还得跑去苏格兰面见特朗普讨主意。 中国一看这架势,直接把她当“中间商”,既然欧洲说了不算,何必多此一举?
这背后是欧洲的致命伤:战略不自主,永远当不了棋手。 戴高乐60年前就喊“欧洲人的欧洲”,但今天欧盟内部还在互扯后腿:波兰要美国核武器驻军,法国却想搞“欧洲核保护伞”;德国31%汽车卖给中国,却跟着美国搞芯片封锁。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欧洲军费飙到2350亿美元,结果发现防空导弹还得用美国的“爱国者”。
特朗普最近又加码:逼北约国家军费提到GDP的5%,西班牙当场翻脸:“2%已是极限! ”而东欧小国瑟瑟发抖,抓着美国大腿不放。 这样的欧洲,拿什么和中美平起平坐?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铁塔下喊话:“欧洲不能当美国跟班! ”德国总理默茨立刻砸1万亿欧元搞军工。 英国首相斯塔默虽然脱欧了,却拉着法德重启“E3机制”,这个2003年为伊朗核问题建的小圈子,如今成了欧洲防务救命稻草。 三国军费加起来占全球8.6%,比俄罗斯多出近千亿,可连个像样的导弹防御系统都凑不齐。
欧洲人不是没努力过。 2022年俄乌开战,欧盟火速推出“战略指南针”,要建5000人快速反应部队。 三年过去,士兵还在纸上躺着。 反倒是北约趁机东扩,把瑞典、芬兰拽进群,美军永久驻扎波兰。 冯德莱恩嘴上说“欧洲必须独立”,身体却很诚实:2025年7月刚见完中国领导人,转头就去苏格兰向特朗普汇报关税问题。
波兰防长展示新买的F-35战机时很硬气:“我们要当欧洲盾牌! ”可首都华沙离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仅400公里,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10分钟就能炸平华沙。 波兰总统杜达私下哀求美国:“把核弹部署到我家吧! ”马克龙提议的“法德核保护伞”直接被无视,英法核弹加起来才500枚,不到俄罗斯零头。
德国“豹2”坦克在乌克兰被俄军无人机当靶子打,不得不启用封存的“黄鼠狼”步兵车。 法国“阵风”战机号称欧洲最强,用的却是美国洛克希德的火控系统。 最打脸的是“欧洲天空护盾”:13国凑钱买防空导弹,结果选中的是以色列箭-3和美国爱国者,欧洲自己的“紫苑”导弹惨遭出局。
巴斯夫集团CEO在湛江工厂剪彩时满脸堆笑:“这是德国史上最大海外投资! ”同一周,德国经济部却宣布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化学材料。 精分操作背后是冰冷数据:中国买走德国31%的汽车、法国42%的空客飞机,但美国捏着欧盟70%的芯片技术和北约指挥权。
荷兰ASML最能体现欧洲的纠结。 美国政府施压下,ASML停止对中国出口顶级EUV光刻机,但成熟制程设备照卖不误。 2024年,中国仍是ASML第二大市场,贡献18%订单。 这种“卡脖子又不断粮”的策略,连美国商务部长都骂:“欧洲人只想赚快钱! ”
当马克龙在巴黎峰会呼吁“欧洲军”时,波兰总理图斯克冷笑离场。 东欧国家集体信奉铁律:美国大兵>欧盟文件。 立陶宛把国防预算涨到GDP的2.5%,全用来买美国“海马斯”火箭炮;罗马尼亚在黑海边建反无人机电磁墙,承包商是雷神公司;连匈牙利都悄悄和美国签了防务协议,尽管欧尔班天天骂北约。
法国组建“志愿兵团”进乌克兰,德国送去第三批豹2坦克,波兰却宣布:“绝不出兵! ”这个乌克兰最大邻国,宁愿花钱请美军永久驻防。 西欧骂东欧“被美国洗脑”,东欧回怼:“你们巴黎离莫斯科3000公里,我们只有300米! ”
为挽回颜面,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签了《诺斯伍德宣言》:“谁敢动英法核心利益,就吃核弹! ”但专家算过账:英法核潜艇仅够威慑局部冲突,要覆盖东欧至少需2000枚弹头,相当于把现有库存翻四倍。 德国更绝:提议让欧盟共同出资帮法国升级核武库,结果荷兰首相当场拍桌:“凭什么用我们税款保护华沙? ”
经济上玩起“分层术”:半导体、量子计算等敏感领域紧跟美国封杀中国;电动车、光伏板等赚钱生意照做。 德国大众2024年在新疆工厂扩产,法国施耐德抢下中国电网改造订单。 最精明是西班牙:5G网络让华为参与35%非核心建设,既不得罪美国,又省了30%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