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竟成“提款机”,马尼拉街头怒吼“马科斯下台”,我们要莎拉当总统

“我经常蹚着洪水去上学,既然有钱搞‘幽灵’工程,为什么卫生部门总是缺钱? ”23岁的护理专业学生阿利·维拉赫莫萨站在马尼拉黎刹公园的抗议人群中,她的质问淹没在震耳欲聋的反腐口号声中。

她的脚下,是菲律宾防洪工程腐败案掀起的政治海啸,这场风暴正以惊人速度吞噬马科斯政权的根基。

2025年9月21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街头人潮涌动。 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将矛头直指总统马科斯家族及其亲信涉及的防洪工程腐败案。

他们戴上鳄鱼头套,寓意贪得无厌的腐败官员,这个形象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成为这场抗议活动的标志性符号。

菲律宾军方已进入“红色警戒”状态,数千名警察被部署到关键区域。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使馆紧急发布旅行警告,提醒本国公民远离抗议地点。

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心是价值数亿美元的防洪工程资金遭官员与承包商瓜分的内幕。 审计报告显示,这些被侵吞的资金本可挽救每年数百名洪灾遇难者的生命。

在马科斯任内,相关项目预算激增至450亿比索,但防洪效果毫无改善。 从2023年至今,该腐败案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1185亿比索。 而当地媒体认为,实际数字可能远超这一统计。

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作为马科斯的表弟,被指控与问题防洪项目有关联,于9月17日宣布辞职。 此举原本试图切割与丑闻的关系,却未能平息公众怒火。

参议院议长奇兹·埃斯库德罗也承认在2022年选举中收取过承包商3000万比索的政治献金。 他随后遭到罢免,显示出这场丑闻的波及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马科斯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他下令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并承诺追究所有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政府宣布取消2026年全部防洪项目,将资金转用于教育、卫生和农业领域。 这一决定被视为挽回公众信任的尝试。 但这些举措并未能立即平息公众的愤怒。 观察人士指出,马科斯家族本身就是菲律宾政治精英的代表,其反腐承诺能否落实还需拭目以待。

深陷国内危机的马科斯,其南海政策也受到影响。 在仁爱礁冲突发生后,马科斯曾探望菲律宾特战队,他一改往日的嚣张强硬姿态称,“无意挑起战争”。

马科斯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取悦美国,他需要转移国内矛盾,用所谓“捍卫主权”的民族主义来遮掩一系列丑闻。

这种冒险政策已引发严重后果。 中国南部战区多次发出严厉警告,并显著加强海空巡逻力度。 巨额军费开支严重挤占了民生预算。原本用于基建、防洪等惠民工程的资金,如今都填进了无底洞般的军事开支中。

2025年第一季度外国投资同比暴跌82%,中资占比从杜特尔特时期的近50%降至10.3%。 美国以单边关税施压,要求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导致其新能源产业等关键领域面临数百亿美元损失。

国内舆论批评小马科斯“为地缘政治牺牲经济利益”,稻米价格飙升、贫困率超30%等民生问题加剧了社会不满。

抗议活动中,民众高呼“马科斯下台! 让莎拉当总统! ”莎拉指的是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即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 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南部拥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和军警人脉。

任何一位杜特尔特家族成员获胜都可能威胁马科斯的执政,他们可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阻止立法或呼吁对有争议的政策进行调查。

菲律宾主教会议主席巴勃罗·维吉里奥·大卫枢机主教说“这是祈祷、团结和行动的时刻,反对根深蒂固的腐败文化,这种腐败文化剥夺了我们人民的尊严,加深了贫困,背叛了我们的未来。 ”

这场反腐风暴已成为马科斯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它不仅改写了菲律宾权力格局,更给三年后的总统大选埋下伏笔。

这场由防洪工程腐败案引发的政治地震,究竟会成为菲律宾政治洗牌的开端,还是传统家族政治模式的又一次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