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清楚,历史上先后成为皇室父子妻子的知名女性,除唐朝的杨玉环外,便是被誉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真正称得上女皇的统治者,她的人生历程非常引人入胜,充满了各种不寻常的故事。
那个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达对功臣武氏家族的感激之情,又听说14岁的武则天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于是将她纳入后宫,次年武则天被赐予了名位不高的“才人”称号。
武则天与唐太宗结为夫妻长达十二年,却从未诞下子嗣,等到李世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负责照料他的武则天,与频繁前来看望并表达关怀的太子李治,彼此间逐渐萌生了情愫。
李世民去世之后,武则天在寺庙中逗留了一段短暂的时间,随即被新任皇帝李治接回了宫中。
自从那以后,深受恩宠的武则天为李治接连生下了六个孩子,那么,她的孩子们各自有何归宿呢?
生前惹天下议论纷纷,死后任由世人评说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朝建立者的重要助手武士彟的妻子杨女士,在六二四年二月十七日,再次为丈夫带来一个新的生命,这个孩子是个女婴,模样娇小可爱,父亲给她取名武则天。
早年时候,武士彟是隋朝一位经营木材买卖的富裕商人,在隋朝大业末期,尚未称霸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因为多次借住在武家而与武士彟建立了联系并成为了朋友。
武士彟去世后,唐太宗为了表达对功臣的感激之情,将他的二女儿武则天,一位有才华且容貌出众的女子,纳入皇宫。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入宫时年龄恰好十四岁,正值青春鼎盛的年纪,出身于豪门望族。贞观十五年,武则天初次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亲近,进入皇宫后的次年,武则天被授予“才人”的称号,同时被赐予“武媚”的雅号。
唐太宗李世民性格洒脱不羁,偏爱女性性格温顺娴静、柔情似水,所以,性格坦率开朗、略施心计且颇具才华的武则天,未能获得他的赏识重视,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侍奉君王的过程中,始终未能获得官职的提升。
武则天因为“驯服烈马”这件事曾经短暂地引起过关注,然而她越是刻意表现,唐太宗就越不欣赏她,因此武则天在豆蔻年华时,被宫墙和深宫所困,无法施展,常常独守空闺,受宠稀少,没有机会怀孕生子。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身染沉疴,难以痊愈,长期卧病在床,武则天几乎每天遵旨探望,身心俱疲。
那会儿,太子李治富有孝行,总是去病床上探望并询问病情,一来二去便和年轻貌美的武则天产生了爱慕之情。
过不久,年满五十二的唐太宗于终南山驾崩,武则天随即被安置在感业寺中剃度为尼。
但生性好强的武则天又怎会甘心一生被囚困在庙宇之中。
她获知李治即位的消息后,就动笔给她写了封信,信里充满了思念和忧伤,结果让唐高宗李治在为父亲做周年祭奠的时候,特意到感业寺去烧香磕头,借此机会跟武则天重新建立了联系。
翌年,在王皇后的帮助下,武则天终于重返唐宫,在诞下了皇子李弘后,武则天获封二品昭仪的阶位,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宠妃。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运用计谋首先击败了萧淑妃,接着又将王皇后排挤到禁闭之所。
公元六五五年秋季,唐高宗李治颁发圣旨,将王皇后与萧淑妃贬为平民,七天之后,李治又颁布了新的诏书,将武则天立为新后。
封后仪式圆满落幕,武则天端坐于宫中主位,从此享有无人能及的恩宠,开启了一段备受眷顾的崭新岁月
李治总犯头疾,需要依靠武则天代其批阅奏折、处理政事;
后宫的妃嫔知道了武则天的厉害之处,纷纷对其敬而远之;
朝廷官员中,凡是赞同武则天的便成为武皇后的支持者,而那些反对武则天干预政务的,则被视作她的对立面,结局往往不佳。
她天资聪颖,思维敏捷,行事果决,手段强硬,通过一步步的努力,逐渐靠近了唐朝的权力中心。
公元674年,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与唐高宗共同行使权力,被称为“二圣”,她进入朝廷的核心位置,取代皇帝李治管理国家事务。
在李唐的精心管理下,国家实力持续增强,各项事务平稳有序,社会局面和谐稳定,堪称“前续贞观气象,后引开元气象”,其治国策略得当,贡献卓著。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中宗李显接着做了皇帝,武则天就当上了皇太后。
然而,武则天长久沉醉于皇位极盛时的快感,并不乐意撤离权力核心地带,她先前迫使唐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随后拥立睿宗李旦登基,紧接着又逐步削弱了这两个儿子的帝王权力,以继续紧握朝政大权。
后来,武则天又不顾一切地废掉了唐睿宗李旦,他指使心腹重臣协助他即位,他自称为“圣神皇帝”,把都城设在洛阳,把国家名称改为周,这段历史被称为“武周”。
自此,武则天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但是“男性主导”的观念,使得唐朝皇室的后代始终不能完全适应女性掌权的社会,公元705年,当武则天身体状况恶化时,宰相张柬之策划了“神龙政变”,唐中宗因此重新登基。
武则天因身体衰败且病情严重,被迫将皇位交还儿子李旦,她表明今后不再过问朝廷事务。那一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驾崩,享年八十二岁,唐中宗将她以皇后之礼安葬于唐乾陵之中。
武则天毕生足智多谋,她清楚自己做的事与常人迥异,然而内心毫无惧色,对任何蜚语闲言都泰然处之。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前,伫立着两座硕大的石碑,靠东边的那一块,是武则天为自己树立的无字碑,这块足有8米高的巍峨石碑上竟然没有一个字,蕴含了武则天意欲让世人评说自己一生功过之意。
给李世民当了12年五品才人的武则天为何没给玄宗生子
许多人对于武则天侍奉唐玄宗李世民那段过往颇感兴趣,觉得武则天年轻貌美、才情出众,无论如何也难以避免“同寝”的情况,那么她为何能伴随玄宗十多年却未获宠幸,甚至从未有过子女呢?
贞观十六年,武则天被赐予“媚娘”的称号,这个称号中的“媚”字就暗示了,武则天非常善于揣摩君心,必定曾主动讨好李世民,不惜献媚求宠。
但是武则天成为宫女时,李世民已经四十岁了,属于中年阶段,他在人生后半段并未与后宫任何一位嫔妃有后代,所有孩子都是在李世民四十岁之前出生的。
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在四十岁以后,生殖能力明显衰退,因此武则天未能为李世民诞下子嗣,这种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
部分历史研究者考察唐朝初年的历史后指出,李世民虽然赞赏武则天勇敢且富有才智的个性,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更偏爱温婉柔顺的女性。
而且当时民间曾流传着一句话:唐三世之后有女主武王代天下。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从最初就未曾打算特别宠爱武则天,不仅不会给予她崇高的名分和地位,甚至都不愿意让她生育皇子,担心她将来会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而不顾一切手段,扰乱宫廷秩序。
武则天嫁给李治连生6个皇嗣,她的孩子都是什么结局
实际上,武则天是李治父皇后宫中的女人,她比李治年长4岁,武则天心思缜密、手段高明、才智过人且决断力强,李治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缺乏主见,这两位年轻男女的结合,属于女性强势男性温和的模式,彼此间能够优势互补、满足对方需求。
唐高宗李治对待武则天,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截然不同,他怀有真挚的情感,二度入宫的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会不断迎合李治,尽可能多地陪伴他,并且努力生育子女——武则天明白,只要能诞下皇子,她的妃位就能得到提升。
永徽二年,武则天再次进入皇宫,那时她已身怀有孕,经过足月的孕育,她成功生下了她和李治的孩子第一个儿子李弘。
其后的数年时间里,盛宠在身的武则天接连孕育,生下了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以及次女太平公主。
然而这六位皇室后代并未获得预期的快乐与安宁,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他天生就具备温和善良的品质和非凡的智慧,因此很受李治的赏识和器重,从小就被寄予厚望。
起初,中宫的王皇后没有孩子,唐高宗于是立了庶出的长子李忠做太子。
后来,在武则天的明荐和暗示之下,太子李忠被废黜,李治改立了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大唐储君。
然而不幸的是李弘命中有舛,23岁的时候就因罹患肺病而死。
李弘病亡之后,唐高宗李治,便册立了武则天的次子李贤为新一任太子。
李贤亦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学者,他三次担任监国职务,并且依靠自身的才干赢得了众多朝廷官员的信任和赞赏。
然而他卓越的学识和本领却暗中触怒了母亲武则天,这位热衷于权力和地位的武则天不希望儿子摆脱自己的控制她利用矛盾借口,废黜了太子李贤,使他沦为平民,随后将他押送到长安,关进监狱里。
唐高宗崩逝后不久,李显继位为帝,但仅仅36天过后这位新皇帝就惨遭废黜。
武则天随即便推立四子李旦坐上了皇位,但她却又将朝政大权紧紧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李旦性格怯懦,担心失去权位,又忧虑生命安全,所以他听从了母亲武则天的安排和摆布。
武则天为了防备废太子李贤觊觎皇位、卷土重来,便暗中命人逼迫李贤自杀。
最终,李贤死在了巴州的公馆之内,终年才29岁而已。,
不久,权欲熏心的武则天,又不顾一切地废黜了唐睿宗李旦,又把李显接回都城,重新确定李显为储君。
公元705年,李显再度登上了皇位。
然而就在李显复位5年之后,这个仁弱的皇帝便她惨遭皇后韦氏与女儿李裹儿联手毒害,客死宫中,享年五十五岁。
公元710年6月,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起兵羽林军突入皇宫禁地,斩除了意图称帝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李裹儿,同时联合太平公主共同扶助唐睿宗李旦恢复皇位。
公元712年夏,唐睿宗李旦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四年后,太上皇李旦在百福殿驾崩,算是寿终正寝。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大概诞生于永徽五年春季,根据《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所述:武后为了争夺权力,不惜借助尚在襁褓中的安定公主,将其作为栽赃王皇后的工具武则天先是亲手掐死了刚出生不久的安定公主,然后向唐高宗哭诉安定公主在王皇后前去探视过后便没了呼吸。
最终,无法自解的王皇后失去了李治的信任,而那个年幼的安定公主,便成了狠毒的武则天冲击皇后宝座的一个跳板而已。
太平公主自小备受祖母武则天和父亲李治的喜爱,容貌出众却态度傲慢,性情放纵,与祖母一样渴望掌握权力,成年后甚至梦想像祖母那样统治国家,称帝为皇。
公元710年,太平公主伴随李隆基辅佐哥哥李显恢复帝位,她因此被视为有显著贡献的“功臣”。
她经历过荣耀和鼎盛的时刻,内心萌生了做唐朝第二位女皇的念头,但太平公主环顾朝廷,发觉只有李隆基才智过人,勇猛难缠。
唐睿宗李旦再次即位掌权,太平公主试图挑拨李隆基同父亲李旦之间的骨肉情分,为了削弱李隆基的权势,她不惜编造流言蜚语进行诽谤。公布“李隆基并非李旦亲生的大儿子”这一信息后,街谈巷议中开始对李隆基的皇太子资格产生不少质疑。
为了尽快打消这种猜疑,唐睿宗李旦很快就禅位给了李隆基,李隆基登基后首要任务是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及其党羽,接着迅速采取行动,突袭了太平公主的宅邸,最终赐令她自尽。
有观点称,武则天成为唐朝最高统治者,可视为古代中国女性争取权利的初次显现,然而深入探究历史,我们只能指出,倘若没有李唐家族男性成员的支持与铺垫,武则天很可能早已被历史遗忘。
武则天称帝得益于唐高宗李治的支持,同时也有唐朝开放的社会环境促成,否则她出家后便无后续,世间更不会产生这位与众不同、掌控全局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