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红海水域,胡塞武装的导弹刚击沉两艘货船,而14艘满载比亚迪、吉利汽车的巨型滚装船却接连穿过苏伊士运河。 这些中国船只甲板上层叠着5000辆新车,总价值超1亿美元,却连一颗子弹都没挨过。 同一时间,日本邮轮绕道非洲多烧了100万美元燃油费,特斯拉柏林工厂因零件断供被迫停产。 当《纽约时报》酸溜溜质问“中国凭什么拿免死金牌”时,胡塞武装的宣言早已点破玄机:“我们只打以色列的船。 ”
胡塞武装的导弹可不是摆设。 2023年11月,他们扣押以色列货船“银河领袖号”;2024年7月,两艘关联西方的商船被击沉。 但中国船队的通行纪录干净得刺眼,6月至7月,每月至少14艘中国汽车运输船经红海直抵欧洲,船上清一色挂着五星红旗,AIS系统标注着“ALL CHINESE”字样。 英国劳埃德名单公司的报告戳破真相:这些船全是中船集团新造的8600车位巨兽,从上海到汉堡比绕非洲省下整整18天。
西方媒体咬定“中国与伊朗秘密交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却四两拨千斤:“中方反对袭扰民船,呼吁共同维护航道安全。” 没有否认,没有承认,只有一句“负责任大国”的定位。 而胡塞武装的袭击标准从未遮掩:任何关联以色列的船只都是靶子。 当美国军舰在红海护航盟友商船时,中国船队早已凭借外交中立吃尽了红利。 有航运中介透露,连韩国汽车公司都悄悄把货塞进中远海运的集装箱,只求沾个“CHINA SHIPPING”的光。
欧洲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买的比亚迪海豹能比日本车便宜20%,全靠红海那条“黄金水道”。 绕行好望角? 光是燃油费就让每辆车成本暴涨500美元。 上汽集团算过账:如果全走非洲航线,2023年出口欧洲的12万辆名爵得多烧1.2亿美元。 而选择苏伊士运河的中国车企,硬是把海运成本压到每车200美元以内。
更绝的是关税攻防战。 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加征38%关税,却给插混车(PHEV)留了后门。 比亚迪立刻调整策略:2025年一季度在欧狂卖3269辆插混车,比去年暴增368%;奇瑞的插混车占比飙到71%。 这些挂着“燃油车”标签的比亚迪秦PLUS DM-i,用着中国造的电池电机,却只交10%关税。 欧盟海关看着发动机舱里藏着的电控系统,也只能干瞪眼。
当马士基宣布停运红海航线时,比亚迪的“探索者1号”刚在广船国际交付。 这艘全球最大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能塞7600辆车,甲板相当于11个篮球场。 比亚迪手握8艘同类巨轮,组成了全球第四大汽车船队。 上汽更狠,直接控股安吉物流,52艘专用滚装船垄断了中国60%的汽车海运。特斯拉想租船? 抱歉,中远海运的舱位早被吉利包年了。
陆地上同样在破局。欧盟关税清单砸下当天,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立刻开工,2026年起全欧销售的电动车都将贴上“匈牙利制造”标签;奇瑞把零件运到西班牙EV Motors工厂组装,关税归零。 就连被欧盟盯死的动力电池,也拆成电芯散件从新疆铁路运往德国,中欧班列比海运还快5天,运费只涨20%。
红海最荒诞的场景发生在今年3月:一艘土耳其货轮突然升起五星红旗,船舷用白漆刷上“NO ISRAEL CONNECTION”。 航运社区疯传的攻略里,标注中文船名、申报“全中国籍船员”、甚至播放《义勇军进行曲》都成了保命招数。 胡塞武装的审查员举着望远镜核对AIS数据时,中国远洋的集装箱船正鸣笛驶过曼德海峡,甲板上堆满发往沃尔沃的浙江产汽车线束。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