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712),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汾阳县)人。唐代诗人。其父令文精文章,工书法,且有勇力,世称三绝。之问以文章超群,得父之一绝。
宋之问入仕后,受武后之命,与杨炯在习艺馆供职。累转尚方监承,左奉宸内供奉。时张易之擅权作恶,他与沈栓期尽力献媚,上自替张易之做应制诗,下至给拿取溺器,厮仆所做之事,无不去做。张易之败死,之问被贬泷州参军。
宋之问以告密张仲之谋杀武三思有功,于景龙末年迁考工员外郎。复谄事太平公主,获得信任。后来安乐公主权盛,他转而攀附安乐公主。唐中宗时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等首膺其选。因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大收贿赂,被贬汴州长史,未行,改越州长史。及唐睿宗李旦执政,知宋之问谄媚权贵,恶政多端,先把他流放钦州,太极元年,责令其自杀。
宋之问人格不好,而诗名甚著。一次武后游洛阳龙门,令从游朝臣赋诗。左史东方虬先呈上诗稿,武后赐给锦袍。之问接着也把诗稿献上,武后看了更加赞赏,便把锦袍从东方虬手中夺回,赐予之问。
宋之问写了很多粉饰太平、阿谀权贵、内容空泛、语言浮华的应制诗,但他也曾两度被贬谪流放,在他远离宫廷,置身边地期间,也写过一些内容较充实的诗。
宋之问对诗歌的贡献是在诗律方面。他写诗讲究音韵和对仗,力求形式工整。宋之问和沈栓期总结了前人和同代人的经验,对律诗这种诗歌形式的形成做过一定的贡献。他在武后时,还参与修撰过《三教珠英》一书。
资料来源:《吕梁地区志》1989年10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更多内容:进入“黄翔的视界”百家号,输入家乡的名称进行查询,阅读更多资料,深度了解家乡。